随着5G通信的全面商用,从2019年第三季度开始三大主力运营商都在多个领域进行了5G+应用的试水,其中5G+全息通讯成为了持续热点。由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牵头,华为、中兴等电信设备企业助推,各自联合了相关省份的教育部门或重点院校尝试过5G全息课堂的应用。不过从事后相关参与方的项目落地进度来看,并不如媒体所渲染的那般热火朝天。一是从目前见诸报端的几场活动效果来看,不少活动假借“全息”噱头,实则并未呈现出立体逼真的出众效果;二是技术方案上,绝大多数仍旧依赖于传统的固网专线传输,临时试用尚可,真正要投入商用的成本极高。因此基于上述两点原因,相关活动的后续进展大多是雷声大雨点小。
不过在不少国内外同业还在探索试点的阶段,总部位于深圳的云视图研团队已经开始了区域化的实质性布局。作为全球最早(2017年)成功研发全息远程通讯系统的团队,一直以技术范的形象低调的走在行业最前头,不仅横跨多学科聚合了国内最顶尖的先进光学、计算机视觉、视频通信、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博士研究人员,而且从创立之日起便始终专注于全息图像采集、传输与还原技术的研发和应用,领先国内乃至全球推出了不少基于全息显示的创新技术方案。据悉该团队在2019年已联合相关机构方投入一千多万元,成功建成深圳、北京和西藏三个双向全息通讯站点,计划在明年一季度前完成三地的远程全息通讯局域组网。
更令业界关注的是,2020年1月云视图研正式对外发布:已测试完成真正基于5G公网的低延时全息通讯方案。从云视图研公布的有限信息中大致了解到一些信息,该技术摆脱了对传统固网和局域网的依赖,利用汇聚绑定传输技术,实现了点对点传输,由云视图研全息图像采集系统所抓取的图像,经GPU预处理、增强、渲染、编码等步骤后,直接以高清画质传输至全息还原端的接收服务器,由于不经过第三方服务器,且运用了全球最新的图像压缩和编解码技术,因此传输与处理速度极快。据透露,云视图研团队已在30M上行带宽的公网环境中完成了保守通讯测试,时延均持续保持在1秒内,较传统方案提升了至少500%。
(由云视图研承担的中国联通&华南师大5G智慧教育战略发布会现场)
云视图研所推出的全息5G公网传输方案受到不少通讯界专家的认可,虽然基于5G公网的全息传输从技术指标上看,比专线环境下的0.3秒时延稍高,但却是货真价实的5G全息通讯,借助CPE和5G通讯模块,后续完全能摆脱固网的束缚,实现全时空、全场景的5G全息通讯,真正能发挥出5G的大带宽、比较成本低的优势。据云视图研工程师透露,他们计划在2020度一季度前,将运用该技术对原有三个区域的传输方案进行全面升级。从2019年至今,在国内谈到全息通讯,都绕不开云视图研的团队和技术。5G+全息通讯,云视图研团队推出最早,方案最完善,技术最领先,项目布局最多,云视图研俨然已成为全息通讯领域的扛旗者。
(云视图研实验室的全息远程传输实拍)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