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贝壳金服:加速构建数字化居住金融服务体系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新一代信息网络”,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基建”这一概念被首次写入,并成为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相比于传统基建,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创新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新基建”,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数字化、智能化,其短期内有助于扩大需求、稳增长、稳就业,长期将为各产业发展注入数字动力,不断释放经济增长潜力。

    伴随着“新基建”的推进,数字技术也将与金融服务全业务链深度融合,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将迎来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新动能。金融“新基建”成为接下来服务实体经济、提升金融风险管理水平、促进普惠金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趋势。

    “新基建”加速数字化金融服务体系

    数字化转型升级已经成为实体经济创新驱动发展中的重要一环,而创新发展又离不开金融服务的助推,在“新基建”的政策支持下,金融服务的加速数字化,也成为传统产业升级和新产业发展的必要“基础设施”。

    目前,已有不少传统金融机构以及互联网企业、金融科技、产业互联网布局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并依托自身的技术积累和可观的大数据储备量,持续挖掘金融科技的价值,构建起数字化金融服务体系。有业内人士表示,“新基建”是对各种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数字化转型则是对信息数字化基础设施的应用,两者合力就能完成对数字化金融的构建。

    在产业互联网一端,也有不少金融科技公司立足于垂直的线下场景需求,展开了一系列产业金融新基建建设。即使是线下较重的居住产业互联网领域,金融科技也正日益扮演主流角色。这一领域的金融科技服务商贝壳金服发现,围绕租房、买房、卖房、装修等居住场景产生的金融需求旺盛,但由于交易过程复杂、交易频率偏低,基于大数据的积累与分析智能化、自动化的居住金融服务就成为居住金融服务的发展方向,而居住金融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搭建将推动服务走向品质化与个性化,并以数字化形式克服居住场景中的经营风险和信任难题。

    为此,贝壳金服通过人工智能、场景风控技术与大数据,搭建起场景真实性、场景信用评价、居住大数据、资金安全、资产评估、流程线上化与标准化、全流程风险管理以及资产处置等八项数字化基础设施,把二手房交易、新房交易、租赁等过程中的金融需求,用数字化的形式提供解决方案。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数字化金融服务体系不仅能提升服务品质和效率,也能更好地支持金融产品创新、拓宽金融深度,促进普惠金融进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金融服务创新更加精准和安全

    随着数字金融新基建浪潮的到来,金融服务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发生变化。过去单纯的产品和项目交付类服务,将向场景融合的多渠道生态合作方向思维转变,继而传统的金字塔式、层级化、流程化的金融服务模式将被消解,网络化、分布式、场景化、数字化的新金融服务模式将会建立起来。

    数字化金融服务通过对产业各个环节和场景进行深度数据化,用新技术提取具备金融元素的工具,再反过来为金融服务。在产业互联网“场景即服务”的大趋势下,金融“新基建”通过数字化被嵌入场景之中,来洞察和挖掘客户需求,完善客户体验。

    特别是数字新基建促使金融服务实现了精准与安全化。比如商业银行在数字化升级中,将具体场景中的风险识别、风险定价能力作为重点,同时强化金融场景的打通,数字信用体系,力求从源头上降低安全风险。

    在服务小微企业方面,前不久的全国两会期间就有多位代表建议,要顺应新基建发展趋势,推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应用,加强运用金融科技。随着新基建与产业互联网融合提速,针对企业服务的金融科技和小微金融也将开启新格局,使得金融服务对实体经济实现深度赋能。

    贝壳金服就将服务拓展到中小中介门店经营者、经纪人群体以及整个房地产产业链场景过程中,致力于让金融服务更便捷普惠和无摩擦,服务模式和产品边界的创新力大大加强,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此外,越来越多的金融服务通过数字化新基建来重塑不同产业场景中的服务能力、效率与质量。数字化基础技术的升级,让金融业务和传统产业的连接更加紧密,围绕产业场景的金融服务也将更加平滑和通畅,同时能让传统金融场景获得足够的创新空间,为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

    不过业内人士也提醒,随着金融新基建向产业纵深渗透,对于金融机构、实体企业数字化的影响将更加深入,并加速服务连接和搭建服务闭环的打造、市场空间的拓展,继而为更多地市场主体提供定制化、个性化的金融服务。但在新基建为金融行业带来发展红利的同时,仍需要警惕并防范因新生事物的出现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和问题。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