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记录仪是一种集实时视音频摄录、拍照和录音等功能为一体的便携式智能执法取证技术设备,广泛应用在公安(交警、治安、消防、刑侦等)、交通、城管、司法等执法单位现场执法或其他任务中,对实时记录执法过程、事后准确回溯及取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已逐渐成为政府执法部门指定装备之一。
(图片来源网络)
据有关规定,现场执法视音频资料的保存期限应不少于六个月,并且对于刑事案件、重大突发事件、重大群体性案件、阻挠执法等现场的执法视音频资料,当永久保存。但在实际应用中,执法记录仪数量多,视频数据量大,且由于是穿戴设备,记录仪视频中画面抖动,从而导致视频数据的标注、分析以及管理难度大大提高,如何实现视频数据的自动分析与整理,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算法嵌套,视频数据层层解析
近年来AI技术发展迅速,尤其是视频/图像处理领域,目标识别、场景分割、文字识别、关键点检测等AI算法层出不穷,不断提高图像结构化分析能力以及处理速度。眼控科技利用这些AI图像算法,实现了对执法视频数据的自动标注,大大减轻人工标注的压力,有效提高了视频数据分析的效率。
执法记录仪中场景复杂度很高,很难使用一个算法模型直接对整体视频数据进行分析、标注。眼控科技算法工程师们通过不同的算法模型组合,对记录仪中的视频数据进行层层解析,最终实现自动标注。例如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和多目标追踪技术,实现人脸追踪,锁定目标人群;利用视频行为分析技术,可识别诸如行人跌倒、暴力抗法、酒驾测试等人体动作信息;利用声纹识别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可提取语音信息,监督执法人员文明执法;再加上记录仪GPS信息、视频的时间信息等其他要素,可实现对执法记录仪视频数据的多维度分析,剔除无效视频数据,保存有效执法视频数据,并给予时间、地点、事件类型等标签,方便后续视频的检索与管理。
将AI技术应用于执法数据的分析,对执法过程关键信息进行自动提取,实现执法数据的自动标注,不仅减轻执法视频数据管理的压力,更有助于规范执法,加强执法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公安机关的执法公信力与执法安全水平。
智能技术赋能行业发展
当前执法记录仪种类繁多,但大多仍停留在“记录”的阶段,而目前的数字成像技术在应对执法需求方面已经非常成熟,将来的执法记录仪将不会再以成像清晰度等指标性的技术来衡量,更多的是对智能化的追求,以实现对大量高清视频内容的智能分析。
眼控科技在AI算法领域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实力,在视频/图像处理方面有着成熟的行业经验,始终以专业创新的态度赋能执法设备,为现代精良智能执法装备提供新思路、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不断推动智慧交通技术创新向前发展。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