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英飞凡在III期不可切除肺癌患者中显示出前所未有的生存获益,43%的患者生存达到五年

    已报告阳性结果的PACIFIC III期临床试验更新的随访结果显示,阿斯利康的英飞凡(化学名: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商品名:英飞凡Imfinzi)在接受了同步放化疗(CRT)后未出现疾病进展的III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在五年时显示出了持续且具有临床意义的总生存期(OS)和无疾病进展生存期(PFS)获益。

    最新的事后性分析结果显示,放化疗之后,度伐利尤单抗治疗组的五年总生存率为42.9%,而安慰剂组的为33.4%。度伐利尤单抗组和安慰剂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47.5个月和29.1个月。在疗程最长为一年的治疗后,接受度伐利尤单抗治疗的III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 33.1%的患者在入组五年后仍未出现疾病进展,而安慰剂组为19%。继2017年和2018年分别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公布主要的PFS和OS分析数据后,此次更新的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度伐利尤单抗在这些主要研究终点方面所带来的持续显著获益。8,9

    阿斯利康肿瘤业务部执行副总裁Dave Fredrickson表示:“对于癌症患者及其家人来说,五年生存期是一个具有临床和情感意义的里程碑。我们欣喜地看到,大多数患者在完成治疗四年后仍未出现疾病进展。此次公布的针对III期不可切除肺癌患者的长期获益数据,强力证实了在以治愈为目的的治疗领域,度伐利尤单抗已成为标准治疗。基于 PACIFIC等临床试验以及我们针对各类早期癌症的综合性开发项目,我们的策略是通过尽早开展治疗,帮助患者改善癌症结局,旨在提供改变生命的疗法,增加治愈的可能性。”

    度伐利尤单抗已在美国、日本、中国、欧盟和其它多个国家获批用于以根治为目的的放化疗后Ⅲ期不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自 2018 年 2 月首次获批以来,已有超过 80,000 名患者接受了度伐利尤单抗治疗。

    关于III期非小细胞肺癌

    根据癌细胞的局部扩散范围,III期(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分为三个亚类(IIIA、IIIB 和 IIIC)。与癌细胞已经扩散(转移) 的IV 期不同,大多数 III 期患者目前正在接受以治愈为目的的治疗。5,10

     PACIFIC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国际多中心III期临床试验,使用度伐利尤单抗治疗接受了以铂类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后未进展的所有(无论PD-L1表达状态)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

    关于英飞凡

    除了获批用于III期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外,基于CASPIANIII期临床试验数据,英飞凡已在欧盟、美国、日本和其它多个国家获批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治疗。此外,英飞凡还被多个国家批准用于经治的晚期膀胱癌治疗。

    阿斯利康在肺癌领域的研究

    公司的全面产品组合覆盖领先的肺癌药物和新一代创新药,它们包括泰瑞沙(奥希替尼)和易瑞沙(吉非替尼);英飞凡(度伐利尤单抗)和tremelimumab;与第一三共合作开发的Enhertu(trastuzumab deruxtecan)和datopotamab deruxtecan;与和黄医药合作开发的savolitinib;以及横跨各种作用机制的新药及其组合的产品管线。

    阿斯利康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

    阿斯利康正在探索一项综合性临床试验项目,将度伐利尤单抗单药或度伐利尤单抗联合tremelimumab以及其他新型抗体用于多种肿瘤类型、疾病分期和治疗线数,并在适当时使用PD-L1生物标志物辅助治疗决策,以便为患者提供最佳得治疗策略。另外,我们的免疫治疗药物联合放疗、化疗,以及来自我们公司和合作伙伴的小分子靶向药,将具有为更广泛的癌症患者提供新的治疗策略的潜力。

    阿斯利康正引领着肿瘤领域的一场革命,致力提供多元化的肿瘤治疗方案,以科学探索肿瘤领域的复杂性,发现、研发并向患者提供改变生命的药物。

    阿斯利康以期重新定义癌症治疗并在未来攻克癌症。

    阿斯利康是一家科学至上的全球性生物制药企业,专注于研发、生产及营销处方类药品,重点关注肿瘤、心血管、肾脏及代谢、呼吸三大主要疾病领域。总部位于英国剑桥的阿斯利康业务遍布100多个国家,创新药物惠及全球数百万患者。

    部分研究中的药品用法尚未在中国获批适应症,阿斯利康不推荐任何未被批准的药品使用。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