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立法护航大数据发展

    经常使用某个APP,却发现自己下单购物或者预订酒店机票的价格比“新手”贵。针对社会各界反映强烈的网络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问题,近日公布的《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给予重罚——违法所得不超过1万元的,5万元起罚。情节严重的,可处5000万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5%以下罚款。

    深圳此举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是切中了消费者痛点,更有“第一个吃螃蟹”的意思。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对“价格歧视”虽然作出了规定,但主要还是针对于传统经济背景,指向性不明确。去年,文化和旅游部出台《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首次明确提出不得利用大数据“杀熟”,违反规定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处罚,但也是局限于“在线旅游平台”身上。深圳针对大数据进行专门立法,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法律“盲区”。

    从立法内容特别是对大数据“杀熟”的处罚力度来看,条例也真正做到了与国际接轨。全世界公认最严厉的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规定,如果企业失去对数据的控制或未经同意就处理数据,罚金最高可达2000万欧元(约合1.5亿元人民币)或者其全球营业额的4%。互联网平台大都是行业巨头,几十万元罚款上限或许对它们是九牛一毛,条例提出的罚款额度,释放的是大数据迎来严管期的明确信号,有望能产生更强杀伤力,让巨头们有所畏惧。

    也要看到,条例并非是针对大数据“杀熟”的立法,而是规定了大数据从收集、运用到监管的方方面面。其中在个人数据保护方面,条例着墨颇多。如明确提出合法正当、最小必要、公开透明、准确完整和确保安全五项原则,强调构建以“告知—同意”为核心的处理规则,对规范用户画像和个性化推荐、生物识别等也提出方案……当法律对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积极关切,就更多地体现了人民的利益和需要,以更好服务和保障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深圳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在公共数据开放、个人数据保护、数据市场培育方面走在全国前列,有条件先行一步,同时,深圳也承担着数据产权保护和利用新机制、数据隐私保护制度等方面进行先行探索的使命。但站在全社会的层面上,数据作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已经上升到基础战略资源地位,全社会对实施大数据战略有更高期待。因此,各地有必要审时度势,从本地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出发,提早谋划构建数据法律制度。

    大数据是万物及万物“普遍联系”的全景式记录,被称为“信息时代的石油”。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加突出了从严管理的必要性。在国家层面尚未出台统一、专门的大数据法律下,期待各地通过综合性地方数据立法,更好地保障公民、组织合法权益,激发出大数据的更多价值。

    (新媒体责编:xmtqyd)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