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碳中和带来行业深刻变革!大自然地板碳中和产品正式首发助力“绿碳”目标实现

    2021年9月23日,采筑携手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办的“聚焦建筑碳中和 创建绿碳通行证” 2021绿色建筑高峰论坛在江苏无锡隆重举行。高峰论坛现场汇聚了数百位大咖,积极推动绿色建材应用于工程建设中,进一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1绿色建筑高峰论坛现场

    其中,大自然家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首席执行官佘学彬应邀出席现场,并发表主题演讲。现场,大自然地板碳中和产品正式发布。同时,现场还举办了合作签约仪式,大自然家居签约生物圈三号战略合作倡议书。

    大自然地板碳中和产品在2021绿色建筑高峰论坛正式发布

    推动行业进步

    行业首个地板产品获碳中和认证

    据介绍,大自然家居与采筑联手,响应“双碳”战略,打造美好居住环境,率先在地板行业首个实现碳中和认证的地板产品。大自然家居从厂区温室气体排查、设备节能改造、回收再利用、启动供应链减排计划、购买碳汇等多个环节、多个方面严格控制碳排放,最终获得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碳中和认证。

    2021年9月14日,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QC)根据碳中和核查程序向大自然家居颁发《碳中和证书》,这是地板行业首个的碳中和工厂,意味着大自然家居创造了地板行业首个实现碳中和的“零碳”工厂。

    碳中和证书

    佘学彬表示,2021年10月至2021年12月,大自然家居将继续优化碳中和产品,通过和采筑平台合力,将碳中和产品带进千家万户,探寻绿色商业价值新路径。

    前瞻性践行碳中和目标

    签约生物圈三号战略合作倡议书

    佘学彬认为,地板行业作为木材资源依赖型的产业,必须有担当、有责任主动承担节能减排的工作,为国家实现“碳中和”目标作出积极贡献。

    据悉,大自然家居成立至今已有27年,一直坚持以“担环保责任、普健康生活、做健康家居”为企业使命,致力于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之道。在原材料方面,严格遵守森林资源来源合法性,与 FSC、WWF、CCBA 等国际组织 共同打造合理、合法、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营模式。在产品方面,早在2010年,抢行业先机,推出大自然零碳地板,并获得国际零碳专业委员会认证的“碳中和”、“2010年中国低碳消费首选(品牌产品)等荣誉证书。多年来,大自然零醛智造产品、大豆胶环保地板、零零漆、水性漆木门等环保产品备受消费者欢迎。

    并且,大自然家居坚持公益植树,承诺“砍1棵树,种10棵树”。公司“为地球充植”公益植树活动从2006年至2021年已经连续持续了15年,累计向中国绿化基金会捐款2000万元,在国内外18个地区,种植26片生态林,公益植树超过81万棵,植树面积超过106万平方米,持续推动“中国绿色版图工程”。

    正是因为多年来的前瞻性绿色家居布局得到肯定,此次大自然家居签约生物圈三号战略合作倡议书。共同签约的企业或机构有特来电、宁德时代、深石、采筑、华为、WWF等。

    大自然家居签约生物圈三号战略合作倡议书

    健康家居智慧“碳”索

    坚定不移践行零碳环保之路

    2021绿色建筑高峰论坛举办的此刻,距离中国中国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宣布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刚过一年。

    大自然家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CEO首席执行官佘学彬发表主题演讲

    碳中和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现场,对于如何在健康家居进行智慧“碳”索,佘学彬在现场的主题演讲中透露,大自然家居在接下来将朝着五个方面努力:一是持续产品创新,实现全体系的环保产品升级;二是提供一站式整装服务,让客户享受看全过程的无忧选购服务;三是优化产业布局,实现全覆盖的绿色家居产业;四是深化大家居战略,提升全空间环保生活体验。五是与同理念的房地产开发商共同使用推广碳中和产品,共同担环保责任及社会责任。

    未来,大自然家居将继续严格围绕低能耗、高效能、低排放等不断进行创新与尝试,为客户提供美好生活环境。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