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盛色颜料携全球首套博洛科色卡 解锁动态色彩新可能

    2025 年 11 月 25 日,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 2025 中国国际涂料展(CHINACOAT)现场,国内变色颜料领军企业广州盛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盛色科技”)全球首发博洛科色卡第二版本。这套集温变与光变功能于一体的动态标准色卡,不仅填补了全球变色颜料领域统一标准的空白,更通过纺织面料、3C 电子等多行业应用案例,展现了中国功能性材料企业的技术穿透力与行业引领力。

    “性能突破源于全链条技术革新。”作为深耕变色材料十余年的高新技术企业,盛色科技此次发布的色卡实现三大核心性能跃升。温变颜料通过多重技术优化,响应温度误差缩至 ±1℃,较上一代提升 40%;光变颜料达成紫外线照射极速变色,耐候性能更是满足多行业应用标准。更值得关注的是,博洛科色卡以全球色彩趋势为基础,结合中国市场的实际用色需求,科学归纳色彩体系编码,通过 △E ≤3 精准控制色差,为多行业提供统一技术语言。

    记者在盛色科技在展会现场看到实物样本,这款对标潘通色卡的创新产品,构建起极为精细的色彩体系 —— 光变色卡涵盖 90 色,包括 32 色单色与 58 色双色变;温变色卡包含 100 色,同样分单色与双色变类型,且按黄、红、紫、蓝、绿划分为五大核心板块及细分小板块,每个色号均标注详细技术参数与应用场景注解。

    更具特色的是,色卡全套采用中国传统色命名体系,光变系列中的 “茶花红”“翡翠绿” 取自草木意象,温变系列的 “孔雀绿”“大红”“炭黑” 则传承古典色彩美学,实现了科学指标与东方美学的融合。“与静态的潘通色卡不同,我们首次实现‘标准指标 - 视觉色卡 - 应用场景’的深度绑定。” 现场演示,温变色卡以 28℃为临界温度点的特殊基材印制,用手触摸即可触发明显色变,原本的孔雀绿在温度作用下逐渐转为白色,色彩转换过程直观可见,解决了传统变色效果 “只可描述不可即时验证” 的难题。

    在设计与生产环节,博洛科色卡的高效价值尤为凸显。它将原本需要反复测试的抽象变色效果,转化为百余种可直接选择的标准化色彩方案,彻底改变了传统模式下 “寻料 - 打样 - 调整” 的繁琐流程。以纺织面料行业为例,设计师以往需耗时 2-3 周测试不同变色颜料的适配性,如今通过博洛科色卡可直接匹配需求,能将材料筛选与试产周期缩短 60% 以上。

    “色卡让我们的研发效率翻倍。” 现场一位纺织企业负责人表示,借助博洛科色卡快速锁定的温变颜料方案,其新款智能温控面料从设计到量产仅用 一周时间 ,较以往缩短近两个月。这种效率提升正契合全球色卡行业向 “定制化、快响应” 转型的趋势。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与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联合评价:“盛色科技通过博洛科色卡建立的动态标准,解决了变色颜料跨行业应用的标准化难题,其技术路线为功能性材料产业升级提供了范本。”

    作为连接设计、品牌与制造的核心载体,博洛科色卡成为激发创新的 “催化剂”。其直观的动态色彩呈现形式,使设计部门的创意构想、品牌终端的市场需求与制造工厂的生产能力实现精准对接。这种协同效应推动形成 “创意 - 量产 - 市场” 的良性循环。数据显示,依托色卡驱动的差异化创新,盛色科技跨行业应用业务年增速超 40%,占据国内 35% 以上市场份额。

    盛色科技总经理透露从填补标准空白到赋能全产业链创新,博洛科色卡的诞生不仅是盛色科技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现,更标志着中国变色颜料企业在全球行业标准制定中掌握了更多话语权,为智能时代的个性化产品开发提供了 “中国色彩方案”。

    (新媒体责编:wa123)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