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筑牢人工智能发展的根基

    “人工智能(AI)的发展依赖于计算力、算法、数据资源三大支撑,计算力是执行算法、处理数据的基础,强大计算力是人工智能系统继续飞速发展的必要前提。”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代表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浪潮为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今日头条等中国人工智能企业提供人工智能软件、算法优化服务,在人工智能计算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60%,BAT90%的人工智能计算支持来自浪潮。

    2017年,我国出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智能监控、生物特征识别、工业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和应用实现的重要突破,培育了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形成了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优势。

    但在孙丕恕看来,当前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的大多数是较成熟的人工智能技术。然而,要从“并跑”到“领跑”,形成我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先优势,则需兼顾当前需求和长远发展,超前布局可能引发人工智能范式变革的前沿基础理论研究。

    “我们和发达国家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原创性理论基础薄弱,重大产品和系统缺失,人才供应不足。”孙丕恕直言。

    科技部部长万钢在此前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会上谈到人工智能发展问题时,也强调人工智能要渗透到各个领域,最关键的还是要把人工智能的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做好,并使它很快拓展到社会各方面。他透露,马上将发布人工智能项目指南和细则,来突破基础前沿理论关键部分的技术,以夯实人工智能发展的科学基础。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已经正式公布。“这是国家层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系统规划,它强调了以加快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主线,突出科技引领、系统布局、市场主导、开源开放的基本原则。”万钢说,相关部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启动人工智能的开源平台建设。在此基础上,将加快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学基础的关键技术系统集成研发,使研发成果尽快进入开放平台,在开放使用中使其增强完善。

    “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的作用。”孙丕恕建议,应以人工智能系统为基础,整合数据和算法技术,面向应用落地促进软硬件协同发展,并基于企业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设立国家级AI系统创新平台。在理论研究方面,前瞻布局高级机器学习、量子智能计算等跨领域基础理论研究;在技术研究方面,研究高效的专用神经网络芯片、新一代核心计算装备以及人工智能开发专用机器等。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