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英国天文学家领导的国际团队首次发现并绘制出太空中最著名的天体结构之一——“创生之柱”内极其微弱的磁场。这一研究有助于解释恒星如何形成,并揭示“创生之柱”背后的奥秘。
宇宙中有一处神奇的结构,由寒冷、稠密的气体和尘埃构成,外形如同三根高高矗立的烟囱。光线要从这些烟柱的顶端传到底部,需要数年时间。该结构便是著名的“创生之柱”。哈勃望远镜于1995年4月1日为其拍摄的照片,被美国太空网评为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的最佳十张照片之一,至今已闻名遐迩。
“创生之柱”是鹰状星云的一部分,鹰状星云又名M16星云,含有成千上万颗恒星和孕育这些恒星的尘埃和寒冷、稠密的星际气体。
中央兰开夏大学的天文学家领导的国际科研团队,借助位于夏威夷的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望远镜首次发现并绘制出了“创生之柱”内的磁场。他们使用望远镜上的偏光计设备,证明“创生之柱”发出的光发生了极化,这指明了磁场的方向。
新研究表明,沿“创生之柱”长度方向的磁场与“创生之柱”周围的区域呈不同角度,这或许是“创生之柱”拥有非同寻常结构的原因。而且,新研究也认为,由于磁场的强度,“创生之柱”已经进化,且由于磁场的支持而保持直立。这表明,磁场可以减慢气体团的速度,导致气体团塌缩,形成恒星。
中央兰开夏大学物理科学与计算学院院长德鲁克·沃德-汤普森教授说:“用来观察磁场细节的技术真的非常出色,我们可以借助这一灵敏的设备,观察到极弱的磁场,这有助于我们揭示恒星形成的奥秘。”
总编辑圈点
“创生之柱”,这名字可以让人瞬间脑补100部科幻电影。科学家们此前研究认为,“创生之柱”已经被超新星爆炸的冲击波摧毁。只是在浩渺宇宙中,光移动的速度还是不够快,所以,在人类望远镜的视线中,它们依然高高耸立,神秘又令人着迷。人类发明出了精密仪器,探测数千光年外“创生之柱”的内部磁场。当我们研究它的过去,时间在此刻奇妙地倒流。千年以后,“创生之柱”又将呈现出其他面貌,而人类会继续回溯时间,探索恒星演化的秘密。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