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中心(ECMWF)分析表明,如果全球天气预报初始场数据有3%来自GNSS掩星探测资料,对数值天气预报的误差减小的贡献率是8%。”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究员孙越强表示。
作为大会主席,她在9月6日举行的第一届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遥感及其探测资料应用国际研讨会间隙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做了这番表述。
GNSS遥感是卫星导航与遥感的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孙越强介绍,通过基于GNSS的掩星探测技术和反射信号技术,掩星探测仪作为卫星上的有效载荷,获取的大量数据可作为数值天气预报的初始场数据进行应用。
这些数据包括大气温度、湿度、压强等大气参数,以及海面风场等参数。借助掩星探测仪获取的数据,将实现全球覆盖、高精度、长期稳定、实时的地球大气立体探测。这对于数值天气预报、全球气候监测和空间天气预报等具有重大的意义。
世界气象组织对全球数值天气预报的温度参数最低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需求是6小时和500公里乘以500公里。要达到上述要求,需要发射100多颗搭载掩星探测仪的低轨卫星进行大气探测。
“而现实情况是,我国目前仅有几颗卫星搭载了掩星探测仪,其他国家在轨运行的掩星探测仪数量也有限,还达不到上述时空覆盖率的要求。”孙越强指出。
在孙越强看来,要实现高精度气象气候应用,GNSS掩星探测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在轨掩星探测仪较少,难以获取足够多的有效数据。布设更多的掩星探测仪将让天气预报更精准。
据介绍,本次会议是该领域全球颇具影响力和高规格的学术会议之一,也是首次由中国主办的GNSS遥感国际学术会议。来自中国、奥地利、德国、美国、西班牙、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学者,将就新的GNSS遥感卫星计划、GNSS遥感技术及其探测的最新应用进行研讨。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