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26日透露,我国正在建设的空间站舱内、舱外均可支持开展空间应用,而且应用载荷可在轨更换。仅从首次入轨携带规模看,相比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提升10倍以上。
林西强表示,为此我国在原空间应用系统基础上,又增设航天医学实验、航天技术试验等多个应用领域,调动国内外一切力量并行展开研究工作。工程总体还成立了载人空间站工程任务规划专家委员会,全面负责相关空间应用项目的遴选把关。
林西强介绍了我国空间站阶段开展空间应用的目标: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一批具有国际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在航天技术和航天医学研究方面,产出一批占领航天科技制高点的理论成果,使中国人在太空飞得更远、飞得更久;在科普文化教育方面,持续激发青少年探索未知世界的热情,积极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在服务国计民生方面,更大规模地支持与空间相关的产业经济发展,支撑国家重大战略与发展规划;在国际合作方面,以积极开放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开展交流与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据悉,我国空间站计划于2022年前后完成建设。目前,空间站任务主要系统关键技术攻关已完成,空间站核心舱初样阶段研制接近尾声,计划年底前完成转正样阶段评审工作;实验舱I和实验舱II正在进行初样阶段结构热控舱总装工作;航天员系统乘员产品、舱外航天服正在开展初样研制工作,航天员出舱活动水下验证等地面试验正按计划进行。
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工程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建造和运营3个阶段实施。林西强说:“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安排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首飞、试验核心舱发射等6次飞行任务;空间站建造阶段安排了实验舱I和实验舱II发射等7次飞行任务。”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