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科技

    “星链”计划“污染”星空?

    美天文学会表态:评估相关影响的同时将与SpaceX协商解决 “星链”计划示意图 图片来自网络

    针对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星链”卫星可能“污染”星空,影响天文观测的问题,美国天文学会(AAS)终于表态了。6月8日,AAS发表声明称,其正在评估相关影响,希望各方共同努力,正确评估风险并确定适当的缓解措施。同时,AAS还称,其正在与SpaceX进行协商,希望能拿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为其他公司树立榜样。

    “星链”卫星“污染”星空引担忧

    “星链”是“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的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计划在2019年至2024年间发射1.2万颗卫星进入地球轨道,搭建“星链”网络,从太空向地球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服务。

    就在不久前的5月23日,SpaceX公司利用“猎鹰9”火箭将首批60颗“星链”卫星送入轨道,“星链”计划正式启动。尽管马斯克声称,这些卫星会隐藏在黑暗宇宙背景中,几乎不可见,但在随后几天内,世界各地的天文观测者都看到了这些卫星排队围绕地球飞行、熠熠闪光的盛况。“星链”开启,亚马逊、一网等多个公司的卫星互联网项目也蓄势待发,未来,将会有更多“星链式”卫星围绕地球飞行。人造卫星与自然星辰争辉的景象会不断出现,而最终,很可能出现美丽夜空中人造卫星数量超过自然可见星辰数量的状况。

    大型卫星星座进入地球轨道,让很多天文学家担忧。他们认为,越来越多的“星链式”卫星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反射光信号,进而“污染”星空,影响天文学观测。AAS光污染、无线电干扰和空间碎片委员会主席杰弗里·C.霍尔则更进一步指出,自然夜空不仅仅只是天文学家的资源,也是那些仰望星空期待理解和享受宇宙辉煌的人的资源,自然夜空如果退化,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已经超出了天文学范畴。

    AAS声明称正评估相关影响

    天文学家在担忧,产业界则很笃定,人们对于星空是否可能被大型卫星星座“污染”的问题莫衷一是。8日,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举行的第234次AAS会议上,AAS董事会通过了一项声明,表明了其对于大型卫星星座的立场。

    声明称,AAS注意到即将有非常大的卫星星座进入地球轨道,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这类卫星数目将增加到数万颗,可能对地面和天基天文学研究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包括卫星反光可能严重干扰光学和近红外观测、卫星通信波段电磁辐射对射电天文观测造成污染、卫星与天基天文台发生碰撞等。对此,AAS表示关切,并认为在低地轨道和更远的轨道上,多个大型卫星星座对彼此和宇宙研究产生不利影响的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明显。

    声明表示,AAS正在积极评估大型卫星星座对天文学研究的影响,并称只有在全面和定量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评估风险并确定适当的缓解措施。AAS希望其成员、其他科学协会和包括私营公司在内的其他空间利益攸关方共同努力,充分了解并尽量减少大型卫星星座对地面和天基天文学研究的影响,AAS将积极支持和促进相关各方的工作。

    期待通过对话寻求解决方案

    对于“星链式”卫星是否可能造成星空“污染”的问题,天文学家应是最具发言权的群体,他们的评估结果或许无法左右产业界行为,但相信会对各雄心勃勃的卫星互联网项目产生重大影响。

    目前,AAS正在与SpaceX进行沟通。“很欣慰,我们已与SpaceX进行了初步对话。”霍尔说,“很期待与AAS的同事及所有利益攸关方合作,了解并减轻近地轨道卫星数量迅速增加的影响。”

    AAS主席梅根·多纳休表示,“星链”计划是“值得赞扬、令人印象深刻的工程”,但她和许多天文学家一样,对这些卫星的未来“感到非常担忧”。多纳休称,她期待天文学家和SpaceX之间能进行富有成效的对话,期待他们能拿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为其他公司树立榜样。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