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评论

    “网红景区”要找到“长红不败”的真秘方

    近年来,许多景区通过成功的互联网营销推广,变身为“网红打卡地”迅速蹿红。

    从重庆的洪崖洞,到西安的永兴坊,再到青海茶卡盐湖,不少景区通过成功的互联网营销推广,打造出了有辨识度、有特色、有创意的口碑,收获了大众的喜爱,一跃成为网红景区。短视频、宣传软文、海报等新模式依托于互联网,为游客和景区实现“双赢”。一方面,新模式满足了游客挖掘新景点的迫切需求:通过上网查攻略、看评价,游客可以全方位、多维度的了解景区标志性的地域景观、五花八门的游玩项目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另一方面,新模式让景区的整体推广经营迈上了 “新台阶”:通过线上渠道的生动宣传,景区不仅大大降低了宣传成本,还成功用“爆款”吸引到了游客,实现增收。

    但是,个别景区在线上营销推广的过程中存在用力过猛、误导游客等现象。例如,湖南滴水源景区涉嫌虚假宣传,其宣传文案中描述的“站在天空之镜如同悬空在蓝天之上,走在上面犹如漫步云端”,被网友吐槽“布满脚印的几块玻璃”;连云山景区涉嫌恶俗低俗宣传,其景区专为单身游客打造的所谓“护漂”项目,实际上却是让男性游客与身着比基尼的美女同船漂流;陕西周原景区涉嫌不尊重历史过度宣传,以西周青铜器闻名的景区,却通过衣着暴露的纣王、妲己热舞吸睛,引得网友惊呼 “视频辣眼睛,不敢看”。

    不可否认,景区通过线上营销推广,客观上降低了获客成本、增加了客流量。但是,一味为了客流量和景区收益而不惜虚假宣传、传播低俗媚俗、不尊重历,会导致景区形象下降、丧失信誉度。打造“爆款”也好,塑造度假胜地、塞上江南等景区形象也罢,景区用这种方式在短时间内固然吸引到了大量游客,殊不知当游客真正身临其境时,所看到、体验到、感受到的,却和营销的内容大相径庭。久而久之,“差评”增加,口碑不再,景区降温,游客减少,哪怕曾红极一时的景区,也终会湮没在互联网的浪潮之中,被公众遗忘。

    特别是,一旦线上虚假营销成为了大多数景区心中默认的有效推广方式,那么,将会给整个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所以从长远来看,要及时规范景区线上营销秩序,为线上营销推广划定边界,刻不容缓。

    “网红景区”想要“长红”,仅靠网上营销造势远远不够。要提升营销推广的规范程度,要充分挖掘景区的历史文化,要持续改善管理服务的水平,更要不断丰富游客的个性化体验。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