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思语(右)带着弟弟吴思远乘坐“小慢车”前往西昌走亲戚。

一名彝族妇女带着自己做的手工制品乘坐“小慢车”前往西昌售卖。

乘客携带家禽乘坐“小慢车”。

在西昌市月华乡中心小学上三年级的阿的张妹背着一筐土豆自己坐“小慢车”回家。她利用暑期到喜德县乐武乡的奶奶家,帮助奶奶收土豆。
绿皮的车厢,简单的座椅,30年未变的票价,这是一对穿越凉山彝族自治州往返于普雄和攀枝花之间的5633/5634次列车。全列13节车厢,走满全程353公里需要9个多小时,因为行驶速度较慢,“小慢车”因此得名。有人说坐上它如同坐上时光穿梭机,许多场景会将你拉回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坐在车厢里,你能看到缠着头巾、怀抱小鸡仔的彝族大娘,背包上学的孩子,进货的小卖部老板,穿着时髦的年轻人……慢悠悠的火车沿途要停靠26个站,如同一座流动的村庄,尽自己最大能力解决沿途百姓出行问题。
为了方便群众,车厢里专门做了改造——每节车厢的两头拆除了两排座位,用于堆放行李和货物,还有一节专门运牲畜和大件行李的车厢。每逢彝族新年,列车里猪、牛、羊的声音此起彼伏。不少老乡的背篓里还放着花椒、土豆、折耳根等蔬菜和各类草药、山果。车厢里,由乘客们肩挑手提的货物普通又繁杂,却是山里人家的生活来源,外出务工的老乡们也由“小慢车”开始踏出离家的第一步,列车虽小且慢却承载着沿途百姓走出贫困的希望。
()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