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汽车

    大众承诺将确保执行新规定 强化道德表现重塑公司形象

    据《欧洲汽车新闻》网站报道,大众集团上周五(当地时间2月23日)表示,大众在未来将采取措施将道德标准的相关内容纳入企业学术研究项目中。有分析人士指出,大众此举可以看出其已经从“排放门”后续事件中吸取到了一定的教训。

    大众承诺将确保执行新规定 强化道德表现重塑公司形象

    此前大众因为一项研究结果而再次惹怒公众。该研究结果发现,大众、宝马以及戴姆勒资助了一项将猴子和人类暴露在柴油引擎排放的有毒气体中以测试他们“耐毒”程度的试验活动。尽管大众还未从“排放门”丑闻泥潭中完全解放,上述事件曝光之后其立即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大众被指责缺乏伦理道德的判断标准,事实上在这之前大众一直强调将变得更具责任感。

    同样由于该起事件,大众集团首席游说官被暂停了职务。大众集团一位发言人上周五晚些时候表示:“大众全球范围内的研究活动都会同道德伦理因素进行比较,集团在未来将进一步提升道德标准,而下一步大众集团的所有研究活动都将同相关道德标准保持一致。”

    在德国汽车企业的眼中,注重品牌和性能是德国汽车企业文化的核心和首要选项。因此,大众计划“在未来的两三年间,将依靠三大支柱扩大领先优势:SUV攻势、电动化和全面互联化。” 在这种情况下,大众汽车必须要小心翼翼的发展品牌和企业口碑。

    批评人士指出,受到大众等车企资助的上述尾气毒性测试活动本质上是为如何逃避监管而实施,如此“动机不纯”的试验所得到的结果当然是“柴油引擎所排放的废气只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有限的破坏”。

    大众集团表示其在德国国内同各个大学和研究机构合作所实施的研究项目接近1300个。为了阻止人类和猴子再被作为柴油引擎尾气毒性测试的对象,大众集团高管层已经提议引入一系列规定,该规定可确保大众员工能够决定某项研究活动是否有违道德伦理。

    另据媒体报道,大众美国分公司上周五同一位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消费者达成和解。值得一提的是,该消费者是“排放门”相关诉讼案的原告之一,按照原计划他起诉大众的案件将在本周一(当地时间2月26日)进入庭审阶段,而该案也是首起上庭开审的“排放门”诉讼案。

    就在上述和解协议达成之前数日,弗吉尼亚州法官布鲁斯-怀特否决了大众集团提出的延迟审理“排放门”相关案件的要求,此前大众集团声称原告代理律师发表煽动性言论可能会影响到法官的判断,因此其要求推迟庭审流程。

    布鲁斯-怀特上周五宣布撤销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消费者大卫-多尔等原告对大众美国分公司提出的诉讼案。原告的代理律师麦克-梅克尔森透露,大卫-多尔等超过300位大众柴油汽车美国车主起诉大众美国分公司的案件已经被法院撤销并且双方已经达成和解,不过他拒绝透露和解条款内容。

    对此大众美国分公司一位女发言人表示不予置评。

    该起案件如果进入庭审阶段的话,届时多位现任及前任大众高管将会被要求出庭作证,由此大众排放丑闻更多的信息将会被公开。大卫-多尔此前指控大众美国分公司涉嫌欺诈其参与不公平交易,其要求被告支付惩罚性赔偿金以及对他所拥有的大众柴油车进行补偿。

    大卫-多尔购买了一辆2014年款大众捷达轿车,购买价格为23700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年一起“排放门”集体诉讼案中,大卫-多尔所购买的车型本适用于大众美国分公司提出的赔偿购车款的方案,但他对此表示拒绝。在即将进入庭审阶段的案件中,大卫-多尔要求大众美国分公司赔偿725000美元并额外负担他的律师费用。该案之后,第二起将要进入庭审的案件将于当地时间6月4日开庭,原告是另外一位美国柴油车车主。

    今年2月月初Netflix所公布的一份文件内容显示,大众承认同其他企业在2014年对一项使用猴子进行的柴油引擎尾气“耐毒”测试给予了赞助,而这一事件可能会对法庭在审理“排放门”案件中施加有失公平的影响。

    几乎所有的“排放门”涉事美国车主都对2016年大众对美国市场提出的价值250亿美元的和解方案表示同意。大众通过支付巨额和解金同美国车主、美国环保监管机构、多个州政府和经销商就排放丑闻达成和解。另外,该和解案中包含了为美国涉事车主回购车辆的方案以及向另外大约500000名美国大众车主提供赔偿。

    大约有2000位美国涉事车主拒绝大众提出的和解方案,其中大多数人向法院起诉要求大众给予更多赔偿。值得一提的是,在发现麦克-梅克尔森在大众猴子耐毒试验一事中接受媒体采访之后,大众美国分公司要求庭审流程延期六个月启动。

    对此布鲁斯-怀特表示法庭的审理一定是公正的。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