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观察

    外资纷纷看好中国经济 韧性十足 前景广阔

    当前,随着疫情防控取得积极成效,各地开工复工有序推进,中国经济展示出韧性和潜力。

    看全局看长远,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发展的趋势没有改变。中国经济是大海,不是小池塘,短暂的风浪掀不翻大海。疫情确实对中国经济暂时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不会也不可能压垮中国经济。观察拥有14亿人口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前景,不能短视,更不能片面

    连日来,在华外商投资企业踊跃捐款捐物,支持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同时,一些具备条件的外企正有序复工复产。在华外企负责人纷纷表示,中国有保持经济韧性的政策空间,经济基本面和长期向好趋势没有变,为外资创造良好条件的综合竞争优势没有变,他们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前景保持乐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沃尔玛成立跨部门工作组,联动协调应急资源,紧急加大民生物品采购数量,提升补货速度和物流效率,尽力保障消费者及时买到生活必需品。沃尔玛中国首席公司事务官石家齐表示:“中国是沃尔玛最重要的战略市场之一。我们继续看好中国的未来发展。”

    “博世看好中国市场所蕴含的机会,没有任何削减对中国投资力度的计划。”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表示,中国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和巨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是博世在全球仅次于德国的巨大市场。博世将继续坚定不移地扎根中国市场。

    随着各地企业正陆续有序复工复产。外资机构对于今年中国经济发展预期乐观,认为短期内部分行业会受到疫情冲击,但中国经济韧劲不减,下半年将迎来强力反弹,资本市场也可觅得许多机会。

    企业能否正常生产运营,事关社会经济能否有序运行。当前,全国各地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也力促有序复工复产。

    外资企业也纷纷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级工厂日前已正式复工,全球化工巨头科思创复工后生产有序,美国公司霍尼韦尔旗下工厂多已复工。

    连日来,飞利浦、西门子、罗氏、霍尼韦尔等跨国医疗器械企业紧急行动起来,或调配设备,或开设专线及时响应中国相关医院需求,或捐款捐物帮助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美国医疗器械制造商美敦力为中国医疗机构采购急需的医用口罩、护目镜、防护服等短缺医用防护物资并第一时间调配到中国,同时向武汉的医疗机构捐赠体外膜肺氧合、呼吸机等相关设备。“我们相信,中国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说。

    “我在中国生活了30多年,多次见证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齐心协力战胜困难的奇迹,这次也不会例外。”韩国希杰中国总部总裁朴根太指出,中国拥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和奋斗精神。“中国政府已经通过各种举措减少企业的损失,中国经济一定会很快恢复并且持续稳定发展,恢复往日繁荣。”

    花旗认为,当前中国复工复产正在有序开展,若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工业活动将在二季度得到反弹,在政府更多政策支持下,中国经济有望在下半年迎来强劲反弹。

    桥水基金更是以实际行动表明看好中国。根据该机构向美国证监会递交的去年四季度持仓报告数据,当季桥水再度小幅加仓2只在美国上市的中国ETF,并对阿里巴巴、京东、百度、网易等中概股公司保持较高仓位。此前,桥水在其2020年策略展望中曾20次提及中国,并表示未来会更大程度地参与中国市场。

    “股神”巴菲特的长期商业伙伴查理·芒格近期也公开表示,他对中国公司及中国经济的长期看好立场并没有动摇。“最强大的公司不在美国,中国公司比美国公司强大并且成长得更快。”

    机构普遍看好A股市场中的医药、互联网科技等板块和公司。花旗表示,看好软件、电子商务和娱乐板块中具有互联网属性的企业,“一旦疫情缓解,考虑到中国互联网的高普及率,它们的复苏可能更快。”富达国际认为,虽然疫情可能会导致科技行业短期需求受挫,但科技行业受惠于数据市场蓬勃发展和相关需求增长的结构性增长趋势不可逆转,云数据产业链上的企业都将受益。此外,鉴于中国5G发展将进入全面推广阶段,该机构十分看好中国5G科技建设和应用产业链上的相关公司。

    逆风前行,亦见风口。值得注意的是,一批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成长,对冲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宅经济”火了、“无接触服务”快速发展、医用机器人研发进入加速度、企业纷纷转产防疫物资生产。这些新变化,源于新需求创造出的新供给,开创蓝海市场未来可期。(南安 任晓)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