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观察

    腾讯“乘车登记码”在宁波地铁上线,无接触登记,护航公众出行

    为进一步做好地铁疫情防控,最大程度地遏制疫情蔓延,保障市民健康、安全出行,2月20日起,宁波轨道交通全面上线腾讯“乘车登记码”,乘客坐地铁时可扫码进行乘车登记,以实现防疫精准溯源。

    “乘车登记码”是由腾讯乘车码团队提供技术支持,专门为公共交通开发的乘车信息登记系统。在疫情期间,该系统用于疫情的防控及消息通知。如有疫情发生,“乘车登记码”将第一时间通过短信或微信通知同乘乘客,为乘客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目前,宁波地铁支持移动支付、现金购票、实体票卡等多种乘车支付方式。

    其中,使用腾讯乘车码等移动支付方式乘车的乘客,进站前无需另外进行登记。具体乘车登记方式为:

    1)通过安检后,选择“移动支付”通道;

    2)在指定的闸机处刷码进站;

    3)上车后,使用微信扫描所在车厢“乘车登记码”,点击“一键填写”填入信息并提交,完成登记;

    4)乘车后,在任意闸机处刷码出站。

    再次登记时,乘客扫码后将自动导入信息,完成登记只需3秒时间。

    而使用实体票卡乘车的乘客,则必须在过闸前完成信息登记后,才可进站乘车:

    1)过安检后,选择“实体票卡”通道;

    2)使用微信扫描通道“乘车登记码”,点击“一键填写”,填入信息并提交,完成登记;

    3)刷卡(票)进站乘车;

    4)上车后,使用微信扫描所在车厢“乘车登记码”,确认信息后提交,完成申报;

    5)乘车后,在任意闸机处刷卡(票)出站。

    未携带手机或使用手机不便的乘客,及按照票务政策规定凭有效证件乘车的乘客,可选择“实体票卡”通道,联系地铁工作人员协助手工登记。乘车信息经过数据加密后直连政府相关机构,除用于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保障外,乘客的个人隐私及信息安全将依法被严格保密。

    在疫情期间,乘客使用移动支付方式刷码乘车,无需触碰地铁刷码闸机,可有效降低接触传播风险。早在2018年9月,宁波轨道交通就上线了腾讯乘车码,乘客微信搜索“乘车码”小程序,调取“宁波轨道交通乘车码”,就能直接刷码进站。乘车码还提供“先乘车后付款”服务,让乘客避免接触现金、票卡等,“无接触式”乘车更加安全、便捷。

    此次,腾讯乘车码团队密切关注疫情期间的出行需求,积极响应城市疫情防控工作,在持续提供便捷“无接触式”乘车服务的同时,迅速推出“乘车登记码”,为乘客的公共出行安全提供更多保障。后续,“乘车登记码”将为更多城市和乘客提供服务。

    【相关问答】

    1、什么是“乘车登记码”? 乘车登记的个人信息是否存在泄露风险?

    答:“乘车登记码”是由腾讯乘车码团队提供技术支持,专门为公共交通开发的乘车信息登记系统。在疫情期间,该系统用于疫情的防控及消息通知。

    乘车信息经过数据加密后直连政府相关机构,除用于疫情防控和交通运输保障外,乘客的个人隐私及信息安全将依法被严格保密。

    2、乘客如何选择进站通道?

    答:使用腾讯乘车码等移动支付方式乘车的乘客请选择“移动支付”通道过闸进站;

    使用其他实体票卡的乘客请选择“实体票卡”通道过闸进站。

    3、乘客坐地铁需要进行几次乘车登记?

    答:使用腾讯乘车码等移动支付方式的乘客,每次乘坐地铁仅需在车厢内登记1次,一键填写信息则可完成登记;

    使用其他实体票卡乘坐地铁的乘客则需在进站前、车厢内分别进行2次登记:

    1)进站前,微信扫描通道乘车登记码,按提示填写信息后,可进站乘车;

    2)上车后,微信扫描车厢内乘车登记码,确认信息后提交登记即可;

    4、乘客每次坐地铁都需要进行乘车登记吗?

    答:是的。为确保信息登记及时、准确,市民每次乘坐地铁都需扫码进行乘车登记。

    5、能否提前在家扫码登记?

    答:不可以。乘客只有进入地铁车站、车厢时扫码登记,才能确保乘坐地铁时间等信息的准确。目前宁波地铁已在各车站出入口、通道、车厢等多处区域,张贴了乘车登记码,乘客可就近选择,完成扫码登记,避免排队扫码、客流聚集等问题。

    6、使用手机不便或凭特殊证件乘车的乘客无法扫码完成乘车登记怎么办?

    答:乘客可选择“实体票卡”通道,联系地铁工作人员协助手工登记。

    7、如何获知同乘乘客是否有疑似或确诊病例?

    答:若发现疑似或确诊病患,“乘车登记码”将第一时间通过短信或微信消息通知同乘乘客,及时提醒并建议同乘乘客居家隔离观察,做到早知道、早防治。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