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观察

    垃圾强制分类政策加速落地 天九共享助力环保赛道“潜力股”

      近期,全国多地陆续开始强化垃圾分类管理,不仅在社区设置专人看管垃圾桶,有些地方甚至出台了严格的罚款制度。从放任自由模式切换到严管严查模式,生活垃圾分类这道“选答题”已经变为“必答题”,并由此掀起了一场席卷全国的环保风暴。

      环保革命催生万亿级风口

      自2019年7月上海打响垃圾分类立法第一枪以来,北京、武汉、苏州等城市相继制定了本地版本的生活垃圾管理规定。目前,多个城市的垃圾分类管理政策已正式进入落地实行阶段。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制定的路线图,到2020年底,首批“垃圾分类”试点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垃圾分类不仅是一项国家级的生态环保工程,其背后更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机遇。曾有专家表示,如果对垃圾分类的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四个环节进行产业链设计和投入,我国垃圾分类市场10年内将释放出2000亿元到3000亿元产能。而据国家《2016–2020年工业绿色发展规划》的报告显示,整个回收行业的产值更是高达3万亿元。可见,生活垃圾分类不仅描绘了城市美化、国家环保的美好蓝图,也吹响了逐鹿环保蓝海的号角。

      那么企业家在我国从生产消费型社会转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进程中,该扮演怎样的角色?该以怎样的姿态来面对社会问题?该如何把商业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有机结合?这些时代命题需要所有商界精英共同给出答卷。

      天九共享赋能垃圾分类“潜力股”

      事实上,当人们还在努力分辨干垃圾、湿垃圾时,早有敏锐的企业捕捉到垃圾分类市场的蓝海商机,天九共享集团便是其中之一。据了解,在天九共享全球企业赋能平台上孵化着众多新经济企业,其中不乏垃圾分类细分领域的“潜力股”。

      比如,天九共享重磅引进的海外优质项目——新滤。作为世界商业厨房环保解决方案领导品牌,新滤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其“微滤”技术比普通过滤器的效果好百倍,可以延长食用油使用寿命一倍以上。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餐饮行业食用油的使用总量高达900 万吨,如果使用新滤的专利技术,至少可以减少30%的用量。这样一来,前端消耗少,中端排放就少,后端处理也少,这也正是国家倡导垃圾分类的真正价值。

    1.png

     

      新滤拥有多项专利技术 其“微滤”技术可延长食用油使用寿命一倍以上

      再如,互联网+垃圾分类的先行探索者——爱博绿,也是天九共享着力赋能的优质环保项目之一。据了解,爱博绿的业务覆盖了回收物的分拣、回收、清运、处置、二次销售全程体系。作为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赋能平台,爱博绿采用了类滴滴模式,即上游发布,然后平台匹配“收收哥”上门服务,最后统一处置。目前,爱博绿正整合资源,向外延伸,逐步织起一张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回收网。

      对于这些垃圾分类细分领域的企业,天九共享集团全球CEO、苹果公司原全球副总裁戈峻格外看好。在其主讲的《戈峻夜话》系列公益讲座中,他表示:“天九共享作为全球企业赋能平台,有责任也有意愿去聚合更多优秀企业,用新技术、新模式,赋能垃圾分类工作和环保事业。我们欢迎新滤、爱博绿这样的企业拥抱平台,共谋发展。”

    2.png

     

      天九共享集团全球CEO、苹果公司原全球副总裁戈峻表示,天九共享将利用新技术、新模式,赋能垃圾分类工作和环保事业

      事实上,天九共享集团助力环保领域优质项目加速发展,除了看中该领域的巨大潜力,更是基于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的深度思考。众所周知,环保事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是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人和资源矛盾的关键所在。因而,天九共享全力为环保企业保驾护航,不仅是为中国环保事业弯道超车贡献力量,更将促进全球资源合理利用,是对全球共享经济联盟提出的“十年双减半”倡议——在2030年以前,实现“全球新增资源消耗减半,人们劳动工时减半”倡议的坚定践行。

      “推广大共享,十年双减半——这是我们天九共享的使命,也是我作为集团CEO的使命。承载着这样的使命,天九共享一直在路上,一直在思考。未来10年,是企业创新力集中释放的时代。天九共享愿与企业家朋友们一道,去寻找属于我们的时代机遇。”戈峻如是说。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