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高,截止至2019年12月31日,我国汽车保有量高达2.6亿辆,按照我国14亿人口来计算,平均5个人中就有一人拥有一辆汽车,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比例。
也许大多数人看到的是经济飞速的发展,却忽略了在汽车保有量逐年增高的同时所带来的服务及效率的下降,汽车行业直接面对的往往是终端消费者,高效的服务才能够让消费者拥有更好的体验。
对于汽车救援行业来说,大多数救援公司均以当地城市为中心,覆盖面局限且无法做到7x24h的救援服务,这是其一;其二是救援时效低,车主往往需要等待的时间过长,主要因为位置描述不清和电话转接繁琐,容易造成客户流失及服务体验差。
如何让消费者享受到高效并且快速的服务才是问题所在,这也是广州扬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对所有车主用户的承诺。
广州扬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移动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专业汽车救援服务商,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小巨人企业,并在2018年荣获年度中国汽车救援行业二十强企业,也是 2019年度第一批汽车维修与救援服务领域企业标准”领跑者“。
在汽车行业深耕多年,在业内获得良好的口碑,荣获诸多荣誉奖项,一直以来秉着提升车主的出行安全为理念,以全新的服务模式打破传统行业长期以来的运营模式,以行车安全为中心打造开放共赢平台,营造高效、快捷完整的互联网闭环救援生态链。并与高德地图、支付宝、京东金融、车行易、同行者、飞歌等达成战略合作。
广州扬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旗下拥有孙行者救援在线、车问诊、CMC车主俱乐部三大板块,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为用户服务。孙行者救援在线已覆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661个城市、1636个县,5713个救援点,7x24h一对一服务,随时随地,一呼五秒应。
车问诊则一直作为对车主开放式的一个公益性平台,为车主免费答疑解惑,4年来服务过上亿的车主,与孙行者救援在线在今日头条的阅读量高达13亿,这也是我们一直以来对车主服务的承诺。
也许很多人都认为汽车只是单纯地作为代步工具,却不知道在急速增长的同时事故的发生率也在快速的提升。根据相关的数据显示,全球每年因交通事故而导致死亡的高达125万人,而我国每年因交通事故而导致死亡的人数就超过了10万,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意味着平均每5分钟就有人因为交通事故而死亡。
出行安全从来都不应该被忽略,自2018年3月31日起,欧盟要求所有的新车强制安装eCall系统,在车辆发生交通事故的时候,能够第一时间将信息传输给急救中心,从而让车主能够得到及时的救援,减少事故带来的损失。
根据欧盟委员会的预测:eCall可以将城市地区的救援响应时间减少40%;农村地区的响应时间减少50%;并且预计将每年的车祸死亡率降低10%。
然而在国内,汽车安全问题一直被忽略,只有不到5%的豪华车型配置SOS急救系统,绝大部分的车辆都不具备智能急救系统,安全措施只有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在车辆发生事故的是时候,根本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援。
车辆在发生事故后的黄金救援时间是30分钟,如何才能够让车主得到及时的救援,享受高效便捷的救援服务,这也是广州扬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研究的方向。
E-SOS孙行者智能急救车充的出现就是为了让每一辆车都具备豪华车辆上的SOS功能,这也是广州扬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对每一个车主的出行安全负责,出行安全从来不可被忽略。
E-SOS孙行者智能急救车充作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并拥有10项专利技术,通过“E-SOS孙行者智能急救车充”+“孙行者救援在线云平台“+“车主服务”的结合,实现第一时间的救人救车,挽救更多的生命。
1、自动感知碰撞
E-SOS孙行者智能急救车充内置博世智能芯片,具备车辆碰撞自动感应,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时候,E-SOS孙行者智能急救车充自动触发信息到E-SOS急救云平台,客服人员第一时间联系车主,提供相应的医疗救援和道路救援,并安排就近的E-SOS工作人员到现场协助处理,让车主省时、省心、省力。
若车辆发生碰撞后,车主三遍电话未接,自动启动紧急救援程序,为车主提供120急救、道路救援以及报警等等,为车主提供最快捷、高效的救援服务!
手动一键救援
当车辆发生故障时,车主可通过手动按钮一键呼叫E-SOS急救云平台,汽车品牌专家为车主免费解答车辆故障原因及初步应急处理方法。
电瓶电压监测
汽车电瓶的平均使用寿命在2~3年,大部分车主都不知道,当车辆使用年限过长,启动时容易造成打不着火的尴尬情况。而E-SOS孙行者智能急救车充在车辆启动时检测电压是否低于最低启动电压9.6V,一旦车辆电压低于9.6V,E-SOS智能急救车充将会提前预警并发送信息告知车主,避免车辆发生抛锚的现象。
双USB手机快充
SOS孙行者智能急救车充具有QC 3.0,具备双USB手机快充,随时随地为手机快速充电。
E-SOS孙行者智能急救车充的初衷是为车主提供更高效便捷的救援服务,让每一辆车都能够拥有豪华车辆上的SOS功能,让每一次事故的发生都能够得到最及时的救援,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的伤亡和损失,让出行更安全。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