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观察

    华夏出行以客户为中心升级服务再拓市场

    《( 2020-2021)中国共享出行发展报告》中显示:中国共享出行超过320亿人次,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更加倾向于购买出行服务。当市场由以车辆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转变为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移动出行生态 ,用户将关注点放在出行服务品牌本身,而出行服务品牌企业也将更加注重服务的品质与客户的体验感与满意度。 华夏出行作为汽车共享行业的代表,汲取北汽集团在产品、技术及资源等方面的优势, 服务提升的道路上, 一直不断探索创新 ,力求 为客户带来更极致的出行体验。

     

    双端发力 为导向 华夏出行 站稳 高端加速下沉

    需求是企业与客户之间最强韧的纽带,华夏出行 根据用户需求瞄准市场机遇 ,围绕下沉市场与高端市场两大板块进行双向发力,把握质与量的平衡发展,站稳高端、加速下沉 。一方面,以分时租赁品牌摩范出行为代表的相关业务,目标锁定在下沉市场,以便捷、高效、安全以及具备竞争力的价格成为用户们钟爱的出行选择。其中,周全细致的客户服务是联通用户的重要举措,包括查找附近车辆、预定使用车辆、还车、运维等关乎于用户使用体验的重要流程。

    另一方面,华夏出行将深耕高端市场,计划以极狐汽车开通头等舱和公务舱“两舱服务”,打造空地一体化出行为高端用户定制专属服务。 此前,北京出行做为华夏出行服务升级的先行军,积极推进着公务出行的社会化运营,依照用户用车需求多次对现有车辆进行迭代升级。近期,投入千台“极狐ARCFOX αT”布局全国17城的举措,将续写华夏出行着力打造服务升级品质升级的新篇章。通过链合金融、保险、航空等各高端领域的合作,以创新业务模式为高端客群提供服务,将助力华夏出行以新业务模式链接新领域的高净值客群,加速驶入行业新蓝海。

    维服务 多管齐下 ,打造一站式综合出行服务平台

    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阶段,用户对出行产品的品质要求逐级攀升,大体包括四个维度 ,分别为服务、品质、技术、响应 ,华夏出行根据用户所需紧紧围绕四项维度,从根本上满足用户对用车服务的极致体验感。

    服务维度 层面,华夏出行的客户服务模块目前已建设了多个服务渠道提供24小时高效服务,通过多种维度分析输出客户声音,让服务数据发挥价值,成为全媒体价值交互平台;在品质维度层面,华夏出行从车辆品质与服务品质 双向着手,在为用户进行车辆换新升级的同时,不断优化服务生产力,通过业务量预测、需求模型优化、现场管理等要素,妥善解决冗余和高峰期的人力服务问题;在技术维度 层面,华夏出行自有数据中台,支持多种产品协同运行,集运营指挥、管控、调度于一体,打造了华夏出行独有的先进管控模式 ;在响应客户需求维度 层面,华夏出行运用数据优势,分析排查出客户真正的需求点、痛点,并重点关注、解决各项问题。为了满足用户充电桩扫码启停、充电费用支付等智能便捷化的充电服务的需求,今年4月,华夏出行与四维图新签署合作协议。双方联手聚合充电运营服务商资源、定制搭建能够与华夏出行现有业务平台高效嫁接的充电服务平台 ,在全国范围内满足华夏出行车辆高效运维。

    商业本质在回归,这是华夏出行对时代的若干重大判断之一。历时四年发展,华夏出行完成了“出行即服务”生态圈的建立、密集化服务网点的覆盖、智能化终端应用的迭代、精准化核心用户的聚拢等原始框架的搭建以及自有出行生态的产业闭环建设。“以客户为中心”,则始终是时代商业的软性本质。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隅,华夏出行从出发伊始就明确自身前行的方向,坚持以服务立本,多维度服务体系逐步升级,一定是未来共享出行发展的向心力。用户需求是立体化发展的重心所在,拓宽高质量发展战略视野的首要则是聚焦于服务满足于用户!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