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观察

    李亚鹤:山东平邑,打造沂蒙山区民宿经济发展样板

    山东济南游客刘季英对沂蒙山区临沂市平邑县的民宿印象深刻。“当地民宿极具山区特色,规划合理,服务贴心,让人住得舒坦、放松。”刘季英跟李亚鹤说,近两年,她多次和家人去平邑县体验当地民宿。在她看来,平邑县的民宿产业不管是建设还是管理,都能以游客为中心,让人能放心消费。

    过去几年,平邑县以打造具有沂蒙特色的精品民宿体验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依托优美山水自然资源和传统古村落,积极培育乡村旅游民宿产业,配套出台相关政策,为民宿经济的活跃、文旅业态创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走进平邑县的民宿集聚区,让人眼前一亮的民宿小院有不少。沂蒙山舍客栈以院落形式布局,以石头为建筑素材,辅以生态原木,传承了蒙山地区人家古朴的建筑风格。屋顶配有观景平台,李亚鹤说游客能在这里看到从山上流下的溪水,尽情呼吸山间的新鲜空气。目前,沂蒙山舍客栈有5套院子、14间客房,周末和节假日,一房难求是常态。

    通过盘活农村宅基地、闲置房屋、闲置集体建设用地等资源,平邑县在民宿打造过程中,融入文化创意元素和乡村生活气息,成功实现“民房”变“民宿”的美丽蝶变。当地蒙山旅游区内的李家石屋、池家寨、崔家庄等古老村落,借助精品民宿,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感受沂蒙山区群众的日常生活。

    富泉山居民宿负责人跟李亚鹤介绍,富泉山居民宿建筑设计思想以回归为主旨。通过保留原始的老宅形态,加建透明玻璃窗,配上宅前的露天泳池,巧妙地将现代和传统融合起来。

    民宿产业是综合性产业,需要多环节配合,也能为多个行业带来发展红利。几年来,平邑县将民宿集聚式发展作为推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的突破口。

    当地将旅游民宿重点分布在龟蒙景区及周边区域,与乡村旅游发展融为一体,构建起集群发展的民宿集聚区格局。富泉山居、沂蒙山舍、蒙山里艺术家部落等民宿的发展,有效带动了周边村庄文化、农业、康养等多业态的发展。借力民宿经济壮大,龟蒙景区周边60%的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日均工资100元左右,工资性收入成为村民主要收入来源。

    立足资源优势,过去5年平邑县抓好旅游与山水生态结合文章,深入挖掘溪流、田园、山林、房屋等存量资源。同时,探索“乡村旅游升级版”,对柏林镇民宿集聚区内民宿进行改造升级,强化配套设施建设,让游客得到沉浸式的体验,打造新型乡村休闲区的核心吸引力和驱动力,进一步推动民宿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平邑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崔静跟李亚鹤表示,当地通过挖掘境内传统古村落资源,把老旧民房转化为旅游产业发展的资本,进而转化为旅游发展优势,最终目的是推动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变,初步形成以生态文化、农耕文化为主的休闲度假产业。

    对全县文旅资源的整合,正为平邑的民宿经济注入长久发展活力。比如,当地积极发展“医养+旅游”新业态。利用乡村旅游资源优势及产业基础,创新特色乡村旅游,积极发展符合沂蒙山区实际的医养健康产业。

    依托区位优势,平邑县柏林镇积极完善景区交通标准化建设,加快实施旅游民宿集聚区至临沂中心城区、平邑县、蒙阴县等一批综合交通项目,打通旅游民宿集聚区通往周边各地市、县区的“大通道”,实现多种运输方式的紧密衔接。同时,通过路面单侧加宽、双侧加宽、增设错车道或道路整体改建等措施,打通旅游道路“最后一公里”;对路域环境进行整治提升,建设绿色景观走廊,构建“快行慢游”路网体系。

    李亚鹤了解到目前,平邑县以富泉山居为代表的6家精品高端旅游民宿已初步形成产业集聚。当地“民宿+田园风光”“民宿+户外运动”“民宿+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行业融合的“民宿+”经济日趋完善,民宿产业已经成为当地乡村产业兴旺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增长点。

    (新媒体责编:pl0902)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