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多年来,城运控股交运集团青岛即墨分公司始终将党的建设摆在首位,紧扣服务民生根本定位,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道路运输与邮政、快递业务协同发展,不断畅通和拓展农村客货邮融合渠道,助力“交邮快运”即墨模式跑出加速度、展现新作为。
党建赋能,发展提质,推动项目落地见效
围绕城运与交运两级集团关于“交邮快运”重点项目的工作部署,即墨分公司党委扛起政治责任,组织召开多次专题会议,深入研判市场形势,统筹协调内外部资源,积极与各合作方沟通协商。党委领导班子牵头在资源整合、业务拓展、邮路规划、节点布局及实操流程等关键环节反复论证、周密策划,全面配强人力、运力和物资保障,充分发挥行业与资源优势,为项目高质量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办公室里勾画不出民之所需的物流配送线网;脚上沾泥,才能绘出民心所向的幸福蓝图。围绕集团重点项目目标,分公司党委主要负责人与分管领导多次深入共配驿站等业务现场开展实地调研,全面掌握“共享邮路+共配驿站”模式下的货件动态、分拣流程、出入库管理、装卸转运及末端投递等全链接运行流程,现场协调解决堵点难点;积极与邮政等部门座谈,持续扩大“交邮快运”覆盖范围,加速推动项目成果转化。
自项目启动以来,党委书记及分管领导持续牵头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业务,与部门负责人频繁往返于货件分拣中心、共配驿站和乡镇支局之间,坚持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解决困难,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强大执行力。
在党委坚强引领下,规范的作业流程、严格的安全管理、高效的跨部门协作与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共同铸就了可复制、可推广的“交邮快运”即墨模式。该模式不仅赢得广泛认可,更助力即墨区成功获评“山东省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样板县”,为全省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注入了党建力量、贡献了交运智慧。
快递进村,亲情入户,“抬脚取件”成为现实
“儿子今年又从济南寄来了干果、茶叶,还有棉帽和运动鞋。快递点就在村口,取件省时又省心!”家住即墨田横镇丰城社区芝坊村的时老先生今年67岁,谈起取快递的便利,脸上写满了欣慰。
依托公交枢纽站设立的丰城菜鸟驿站,就位于芝坊村。时老先生的儿子在济南工作,一年也就回来个一、二次,这个开在村口的便民取货点把远方的牵挂稳稳递到了老人手中,也帮助许多像时老先生子女这样的在外务工者实现了孝敬老人的愿望。
同样感受到这种便利的,还有在丰城社区于家村路口经营汽修厂的陈辉。作为十多年的汽修从业者,他常需网购配件。“以前取件得专门跑去镇上,来回将近一小时,太耽误事。”如今,驿站就开在邻村,离修理厂不到二里地。“现在取件抬脚就到,大大缩短了客户等待时间!”陈辉感慨道,“真是又快又方便!”
快递进村、抬脚取货,亲情不再因距离而疏远,生意不再因交通而耽搁。小小驿站,承载的是千家万户的烟火气,是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寒风中的坚守:“她”力量托起流通桥梁
在“交邮快运”即墨模式的加速推进中,即墨分公司不仅开辟出一条惠民利民之路,畅通了农产品出村、消费品进乡的双向渠道,更展现出干部职工沉甸甸的奉献与担当。
为保障货件转运效率,分公司岙山货件分拣中心大门保持常开。寒冬时节,冷风扑面,但女职工们全然不顾,依然坚守岗位,日均弯腰分拣超400次。日复一日,她们精准分拣、扫码装车、规范上架,拼速度、比服务、保安全,确保每一个环节零误差。
于照娜是分拣中心的一名女员工,已在此工作已三年。面对如堆积如山的包裹,她语气温暖且坚定:“工作量确实大,尤其是‘双十一’、‘618’和春节,货量翻倍、环境艰苦。但一想到乡亲们能及时收到包裹,再累也值得。”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踏实地付出。正是这些平凡而坚韧的交邮快运人,用一次次弯腰、一天天坚守,托起了城乡流通的桥梁,也书写出这个时代的敬业与担当。
党建强则队伍强,凝聚合力激发新动能
即墨分公司党委坚决扛起区域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职责使命,持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业务培训,扩大服务宣传。通过企业微信、宣传栏、LED屏等多渠道营造党建引领、攻坚克难的浓厚氛围,及时发布项目进展与成果,以宣传激励斗志,推动党员干部争当事业先锋。
党建工作,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抓细了就是凝聚力,抓强了就是战斗力。“交邮快运”项目实施五年来,即墨分公司已成为区域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的先行者,与邮政、申通、韵达等企业达成合作。自2020年至今,共享邮路由7条增至30条,升级驿站3处。截至2025年8月,本年度已完成邮包运输5.01万包、快递快件运输92.72万件,邮包运输量同比增长111%,快件运输量同比增长17.69,再创历史新高,真正将电商快件送至“田间地头”,打通了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有力彰显了国企真情为民的使命担当。(车仁安 撰稿)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