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观察

    东原集团何既君:为城市社区生活书写另一种可能

    “如果要说原聚场的终极蓝图与理想,那就是让社区里的人与人之间的状态,能够回到从前人们在大院生活时那种融洽的生活状态。”说这句话时,东原集团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何既君的眼神显得格外地坚定与自信。

    从第一个原聚场在重庆D7的落地到原聚场在华东区域首次亮相,从赋予原聚场空间以不同的运作思路到原聚场社区运营模式的探索,何既君亲历了发生在原聚场角落中每一个美好的变化,也见证了原聚场的每一次地迭代与升级。

    东原集团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 何既君(左三)

    最开始在重庆D7做第一个原聚场时,对于能否燃起业主们对社区生活的热情,何既君确实有所顾虑:“业主对这种创新的接受度和参与度会有多高?又该怎样调动起业主共享的意识?”但很快她便发现自己的这种担心似乎都是多余的。原聚场独特的“城市空间”的设计理念让身在其中的人很自然的就能够实现交互,而社区的这个距离又恰好容易让人与人之间产生一种微妙的化学反应。

    社区合伙人制度 让原聚场走向真正的自治

    让社区资源充分流动,让业主参与社区建设是社区实现自循环的最佳方式。在原聚场最初的运营过程中,是由一群乐于为社区奉献的业主们与Y.O团队共同作为牵头人,带着大家一起创造“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社区。以去年开始运营的D7原聚场为例,运营9个月时,Y.O与业主共同策划举办了社群活动400余场,参与人次25000余人,业主自发的比例达到了40%;以业主们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各类社群达到了50余个。

    “其实很多人心目中都有一种共享的意识与奉献的精神,只是现在这个社会或者社区中并没有给大家这个出口,而原聚场恰好给到了这样一个出口。”对于原聚场在社区运营中的成功,何既君自豪地表示:“模式和机会都不是调研出来的,是洞察出来的,而在东原集团中,就有着这样一批擅于洞察、并有着敏锐商业嗅觉的人才。”

    近期,原聚场在杭州惊艳亮相,再次展现出了东原人在社群运营中的前瞻性。在此次杭州原聚场开园仪式中,东原创新性地将“社区合伙人”制度引入杭州原聚场之中,并公开了与原聚场达成深度合作的首批“社区合伙人”。不同于普通社群活动的组织者,“社区合伙人”除了需要有特殊的技能并愿意带着大家一起玩的想法之外,更重要的是了解原聚场希望呈现给业主的活动类型。

    在这样的前提之下,社区合伙人既不会给原聚场带来过于功利性的活动,同时又可以享受到原聚场的高度响应。合伙人制度在帮助原聚场更好地挖掘社区中那些富有能量与价值的人,同时也给到参与者更好的活动体验,让更多人主动地申请加入社区合伙人的队伍。在这种良性循环之下,原聚场或将在不久的未来真正实现“业主自治”的理想社区。

    探索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为社区文化生活打造接入口

    一个好的产品除了需要运营者有强大的管理能力,能否保持运营的持续性并为企业带来价值是大规模复制的基础条件,而原聚场这一款产品自然也需要受到这一标准的检验,为此东原一直在探寻着原聚场盈利的可能性。

    区别于一般社区商业的做法,原聚场并不会通过招商的方式来赚取收益,传统招商模式仅仅通过空间来换取收益,不仅“重”而且与原聚场设立的初衷相背离。在原聚场的运营中,内容共创一直是团队坚持的原则,通过与资源方共创有价值的高质量内容获取更多的有效客户,搭建社区文化生活链中的高质量B端与精准C端有效衔接的平台;同时在持续运营过程中对“街区级”客户的社区文化生活需求进行精准化建模,以街区级“小数据”盘活社区商业客户端。

    东原集团营销管理中心总经理 何既君

    何既君告诉记者:“东原之前还曾经针对文创类的产品尝试过收费,但当时是主要是为了测试用户的付费意愿。”而那次测试的结果也的确证明了用户愿意为优质的活动和产品而买单,“原聚场未来所能提供给客户的东西,一定会是客户原本就存在的消费需求,原聚场有能力帮助业主更好的解决这些需求。”

    在过去的熟人邻里社区的旧故事上,东原正用自己的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地为社区书写全新的可能——打破心与心之间的隔膜和屏障,让它们的触碰、交流与连接变得更加自由。2018年,东原还将在杭州、武汉、重庆、西安、昆明、郑州、成都等城市中布局十余个原聚场,对此何既君表示:“也许两三年之后,你不会看到东原在社区层面有新的创新产品,但有一点肯定的是你一定会看到新的原聚场,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可以在这几年中把社区运营这件事做踏实,真正地将原聚场打造成社区文化生活的接入口。”

    (新媒体责编:zpl)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