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观察

    造车新势力融资超250亿 月销过千辆却仅有三家

    日前有消息称,美团点评创始人王兴有意领投新能源汽车初创企业理想汽车的新一轮超5亿美元融资,其中王兴个人出资2.85亿美元,美团旗下产业基金龙珠资本1500万美元,字节跳动也被传计划投入约3000万美元。若交易完成,理想汽车估值接近29亿美元。

    对此,理想汽车主体公司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下称“车和家”)相关负责人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对此类消息“我们不做回应”。

    事实上,今年以来,包括车和家在内的多家造车新势力均受到资本市场青睐。据财联社记者不完全统计,3月至6月的短短四个月内,10家造车新势力融资规模就已超过250亿元。

    造车新势力背后的资本推手

    今年3月,威马汽车打响了造车新势力融资进程的“第一枪”。

    3月8日,威马汽车完成了总额30亿元的C轮融资,此轮融资由百度集团领投,太行产业基金、线性资本等参与投资。威马汽车表示,融资将主要用于用户体验与技术研发。至此,威马汽车累计融资金额已近230亿元。

    一个月后的上海车展上,天际汽车宣布获得超过20亿元的A轮融资,由大型上市公司领投,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等机构跟投。与此同时,合众汽车也在上海车展宣布完成了B轮的30亿元融资。

    进入5月份,业内先后传出多家造车新势力获得融资的消息。其中,爱驰汽车获得10亿元融资,投资方为明驰基金;博郡汽车获得25亿融资,投资方包括银鞍资本,盛世投资、中科产业基金等。

    5月底,奇点汽车的母公司——智车优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新增近633万元,同时新增三家企业股东,其中包括安徽省国资委控股的安徽金通新能源汽车。另一家新造车企业新特汽车也在5月完成B轮融资,估值已达到独角兽体量。据了解,本轮融资由重庆长寿区相关产业基金领投,多家机构跟投完成。

    此外,拜腾汽车曾传出在今年年中将完成1亿美元的 C 轮融资。“我们是有这样的计划,但目前还未完全落实。”一位拜腾汽车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同样在5月底,蔚来汽车迎来今年以来造车新势力最大的一笔融资,融资规模为100亿元,投资方为北京亦庄国投。

    “从2018年到2019年初,造车新势力开始陆续交付,但初期出现了交付进度慢、产品质量差等问题,资本市场的态度也变得暧昧起来。”新鼎资本董事长张驰对财联社记者表示,随着今年年初不断有解禁新能源汽车限购政策的消息传出,及交付进度趋于稳定,资本市场又出现了回暖的迹象。

    自身造血功能仍严重不足

    “最近一轮车企融资,地方政府频频现身,显示出政府对产业升级报以期望,以从就业、财政、产业结构等角度拉动地方经济。”同德资本汽车事业部总经理江林则从另一维度解读了资本市场回暖的原因。

    资金的注入对于一些亟待量产和实现大规模交付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无疑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从实际的销量来看,造车新势力自身的“造血功能”依然严重不足。

    据乘联会公布的今年5月销售数据,国内造车新势力中仅有头部的三家车企单月销售超过千辆。其中,小鹏G3销售2704辆;威马EX5 2056辆;蔚来ES8 1068辆。此后依次为:合众哪吒N01销售808辆;知豆D2S 345辆;云度π1360销售123辆。包括云度其他车型、新特DEV1、前途K50和电咖EV10等单月销量均未过百。

    造车新势力的羸弱表现与传统车企形成了鲜明对比。数据显示,5月北汽新能源EU系列和比亚迪元EV的销量分别为7079辆和6044辆。也就是说,造车新势力单月的全部销量,尚不及传统车企一款新能源车型。

    在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公司总裁曹鹤看来,“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起码要过万,才有可能达到盈亏平衡点。”

    从厂房建设、资质申请,到技术研发、零部件配套,再到渠道铺设、营销推广,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以头部车企蔚来汽车为例,其2019年第一季度在销售及管理费用方面的支出就达到13.2亿元。

    “对于第二梯队的车企,今后就要看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了。”张驰认为,接下来造车新势力可能会迎来一波“并购潮”。

    “其实新造车势力从来没有什么‘红利期’,最多是智能电动汽车这样的变革‘窗口期’。”近期,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在谈及造车新势力时坦言,“有这样一个‘窗口期’,就给了蔚来这样的创业公司一些机会,但是汽车的创业和所有创业一样,失败概率远远大于成功概率,汽车创业的门槛更高。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