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观察

    工程师讲座回顾:陈曦与“登陆纽约模式”

    导读:一年前,陈曦先生受邀开展了一场互联网传媒专题讲座,讲座过后,一种教科书级的广告模式开启了“生命倒计时”。陈曦(Elfa),河南南阳人,中国OD 100人提名人物、青年精英论坛“对话硅谷”代表团首席、国际志愿者协会青年行动委员会筹委、前洋科执行董事、时令电器特聘顾问、共享经济产业链资深专家。2012年开始进入互联网安全研究领域,与美、日、韩等国行业精英开展对话交流。后转行传媒、电商领域。期间接受了由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等行业精英组成的师资团队的传媒学系统性、专业性学习。任职洋科期间,参与策划上线I Share产品,受到投资界、学术界、商业界高度评价,被媒体誉为“无边界共享的开始”。从业至今,受邀为多所高校进行专业指导,众多行业峰会、论坛特邀嘉宾。陈曦一直以来致力于公益事业,长期为大型公益性社会组织提供媒体渠道支持,参与了康奈尔大学环境教育课程和环境保护科研。

    2018年11月28日,陈曦受中原工学院软件学院邀请到校参观交流,访问期间为在校师生开展了互联网传媒专题讲座。讲座过程中,陈曦提到了“登陆纽约模式”,“有一种广告模式,我给它起名为登陆纽约模式,也叫纳斯达克模式,就是国内的一些企业把自己的广告制成几秒或十几秒的视频,由专业团队将其投放到美国纽约时代广场的纳斯达克大屏幕、路透社大屏幕等广告屏上,而目的不是向纽约人宣传,而是把现场图片传回国内,引发轰动效应,进行二次宣传,而这样一种方式的国内宣传的标题、新闻的标题一般取为‘某某登陆纽约’”。陈曦说,这样一种广告模式,成本和效果具有极大的不对称性,公众堪称“被看着高级的事和人给骗了”。

    纽约时代广场是美国纽约市曼哈顿的一块繁华街区,被称为“世界的十字路口”。时代广场附近聚集了近40家商场和剧院,是繁盛的娱乐及购物中心。百老汇上的剧院、大量耀眼的霓虹光管广告、以及电视式的宣传版,已经深入成为象征纽约的标志,反映曼哈顿强烈的都市特性。包括美国广播公司在内的世界多家新闻媒体都在时报广场设有演播室和新闻中心。每逢农历新年,中国的春节联欢晚会都会在纽约时代广场同步播出。纳斯达克(英语:NASDAQ),全称为美国全国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表,是美国的一个电子证券交易机构,是由纳斯达克股票市场公司所拥有与操作的。NASDAQ是全国证券业协会行情自动传报系统的缩写,创立于1971年,迄今已成为世界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世界品牌500强排名第176。纳斯达克大屏幕就是NASDAQ在纽约时代广场四号,即康泰纳仕大楼外设立的一块电子屏幕。而路透社大屏幕则是世界三大多媒体新闻通讯社之一的路透社在时代广场设立的电子屏幕。

    为什么说我们被看着高级的事和人给骗了?在 “世界十字路口”投放广告,在公众心中无疑是对企业财力,影响力,产品实力等的国际化肯定。其实,这样一种广告的确仅仅是“看着高级”。随着以纳斯达克大屏、路透社大屏为代表的时代广场电子屏幕广告策略的转变,国内完全没有面世的产品,网红主播求组队的,喜提豪车豪宅的微商做推广的,给自己最爱的偶像庆生的都纷至沓来。这种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归功于6000元/5秒等一系列低价的广告套餐。不仅如此,这些屏幕还有后续服务——职业拍摄服务,包含最完美角度的照片,固定机位录制,甚至组织“群演”驻足观看。而这样一种宣传方式,带来的效果却是电视台、报刊、冠名等方式无法比拟的。现场的视频、图片传输回国后,不仅“震惊”了大众,多数国内媒体也震撼于其中。就传播力度来说,能在“纽约的西单”做大屏广告,第一感觉要花很多钱,论秒收美金;其次,没有一定实力的企业根本没资格能上这些屏幕。震惊之余,不忘了报道与转发,廉价广告成本成功引发轰动效应,这就是陈曦提到的“成本与效果的极大的不对称性”。

    无数企业和个人通过这场讲座了解了“登陆纽约模式”,随之引发了两种现象:中国企业“登陆纽约”更加频繁和“登陆纽约”给国内媒体和公众带来的震撼大打折扣。

    “如今教科书级的一种宣传方式,尤其适用于互联网行业,除此我认为,这样的宣传方式也会在两三年内消失”,不难理解,当公众都知道这样一种“高级”的事,其实并不需要高级才能实现后,又会有多少企业,多少产品仍去选择 “登陆纽约模式”?这场讲座无疑缩短了“登陆纽约模式”的生命周期。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