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

    筑梦高原忆峥嵘

    他叫薛志新,是中铁七局三公司的一名退休老党员。2002年3月至2004年7月期间,三公司(当时叫铁一局三处)负责承建了青藏铁路第二期14标段(望昆至楚玛尔河段),当时他担任三公司青藏铁路项目部党工委副书记。

    他说,修建青藏铁路是他这一辈子最难忘的经历,青藏项目是他见过的最艰苦的项目,但是最后他们胜利了,让人无比自豪。能够参加青藏铁路这项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建设,让他任何时候都感到万分荣幸。每当有人问起他修建青藏铁路那三年的施工经历,他总是津津乐道,其间的艰辛苦痛早已凝结成一枚永恒的勋章,也成了他一生最大的收获和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川藏铁路开工建设作出重要指示,阐述了川藏铁路建设的深刻意义,凝聚起高质量推进工程建设的广泛力量,为攻克川藏铁路施工难度最大的雅安至林芝段注入了信心和动力。这不禁让他再次回想起第一次踏上青藏那片神奇土地时的情景。

    高寒、缺氧,让人头痛欲裂,没走几步就感到呼吸困难。踏勘工地的时候,放眼望去,一片荒凉,狂风卷起石块砂砾打在脸上有如刀割一般。让人残留心底的那点坚强似乎随时要离体而去,有种想要逃离的感觉。虽然上来之前就给自己预设了各种环境恶劣的假想,可是现实比假想要残酷的多。同行的几个人只有相互鼓励,既然来了,就把心一横,咬牙也必须把使命任务完成。

    他是2002年4月初一接到组织让他上青藏线的通知,正在他整装待发的时候,妻子埋怨道:“儿子马上要考大学了,你这一上青藏线还能管吗?还有年近八旬的老母亲,你能放下心吗?”他耐心地说服妻子,并鼓励儿子好好学习,争取考上心仪的大学。出门前向老母亲告别时,母亲拉着他的手流着泪说:“儿啊,咱不去不行吗?”他对母亲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等修完了青藏线,儿再回家好好孝敬你老人家吧!”就这样,他告别了亲人,随同大家第一批来到青藏线踏勘现场,于4月10日开始临建施工。

    这地方一年无四季,一天有四季,一天之中可能出现狂风、暴雨、大雪、冰雹等天气。夏天下大雪的情况常见不鲜,狂风肆虐、雷电、风沙、冰雹等恶劣的天气交替出现。

    在青藏线,他除了负责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以外,还负责文明施工、环保、医保、后勤、民主管理等工作。为了搞好文明施工,他每天坚持到工地检查、协调,发现不按文明施工要求干的,即刻责令施工队进行整改,直到合乎要求为止。工地汽车紧张,他就徒步跑工地,一跑就是几公里,经常误了吃饭时间。有一次,挖掘机清理一段路基旁多余的土石,而通信光缆就在这段路基边坡下边,为了确保光缆安全,他坚持连续十几个小时指挥挖掘机工作,直到清理完这段边坡才离开。

    曾有人问他:“你是搞思想政治工作的,为什么每天还要这么辛苦跑工地呢?”他说:“搞好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只靠单一的宣传和说教。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在青藏线,大家都很辛苦,我就更要和大家一起吃苦,这样才能和大家有共同的语言。”三年来,他没有请过一次假,始终和大家奋战在一起。抢工期他和大家一起抢,夜里加班和大家一起干,抬钢筋笼和大家一起抬,搬石头和大家一起搬。辛勤的汗水换来了大家的信任,也为他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紧张工作之余,他也会想起家人来,给快80岁的老母亲打电话祝福健康,或听听妻子的唠叨:去年女儿出嫁,多么希望你回来送送她,你没有回来。今年儿子考大学,希望你回来帮着填填志愿,你又回不来。儿子埋怨道:“人家的父母亲能陪着儿子考试,我爸连人影都找不见……”听到这些,他感到亏欠家人的实在太多了,心想等修完青藏线,他一定回家好好加倍补偿。

    当薛志新回头再看这段岁月,发现青藏线这三年的艰苦虽然是刻骨铭心的,但是项目全员互相帮助,面对困难,始终齐心协力、亲如一家的精神弥足珍贵。施工中有时候年轻人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会产生畏惧心理,他发现了就和党工委一班人积极和大家谈心,做大家的思想工作,还组织举办了三期预防高原病知识培训班,使大家对高原病有了正确科学的认识,鼓励大家发扬拼搏精神,在青藏线创出佳绩。经过努力,大家又重新树立起信心,积极投入到工作当中去了。2003年9月,陕西华县遭受特大水灾,技术员屈云鹏家被洪水淹没,财产损失惨重。为了帮助他渡过难关,薛志新号召全体职工为屈云鹏同志捐款并带头捐款,大家共同为他捐款2300余元。他对待劳务工也和职工一样,劳务工生活如果有困难,他会主动帮助解决,有些劳务工思想上有想不通的地方,也愿意找他谈心。为了加强劳务工管理,他先后在两个主体劳务工队建立了党支部,他为劳务工党员上党课,主持开展“创岗建区”活动,同时在劳务工队成立了“青年突击队”,在重点工程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促进施工进度不断加快。

    他说,自己能够参加青藏铁路建设不仅是一种光荣,更是一种人生的挑战。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都不再畏惧,他说“在青藏线,这辈子把最难的都干过了,最苦的都吃过了,还怕难和苦吗?”(董志振/文)

    (新媒体责编:xmtqyd)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