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

    让经典活在百姓心里 访当代著名诗人词作家郝立轩

    b58aaa9880e83a2f4e544dacae8464d7.jpg

    郝立轩,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人。现就职于唐山市委宣传部。中国当代著名诗人、词作家、散文家、剧作家、小说家、书法家。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河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化艺术工作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创作发表诗歌、歌词、小说、散文、电视剧、戏剧、报告文学等各类文学作品600余万字。曾获得中宣部第十一届、十三届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以及全国“星光奖”、“金鹰奖”、“飞天奖”、CCTV音乐电视大赛金奖、中纪委原创廉政歌曲大赛一等奖等百余项奖励。

    一首《喊黄河》,为什么享誉中外,经久传诵?

    一句《我的祝福你听见了吗》,为什么百听不厌、久唱不衰?

    一声《天下百姓》,为什么感天动地、催人泪下?

    一曲《中华好家风》,为什么众人热捧、家喻户晓?

    让我们带着《天山红》的红韵、《梦想有一天》的期待、《做个好人并不难》的承诺、《老百姓的官》的深情……,一同走进一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

    最近,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推出的《喊黄河——郝立轩经典名作选》专辑,以其主旋律与大众化的完美统一、正能量与亲民性的独特视角,刚一问世就在全国热销,赢得了老百姓的欢迎和青睐。这些带着时代记忆与文化符号的经典之作,真切表达了著名诗人、词作家郝立轩感恩励志、宽广博爱的情怀,每一首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作品,都真实记录了这位文坛名家与时代同行、为人民讴歌的坚实足印。

    从军旅起步的文学作家

    1963年,郝立轩出生在唐山市玉田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家境不好,幼小的他只能跟随年迈的爷爷奶奶一起熬年度日,过早地承负起了生活的艰辛与沉重。在那个知识贫乏的年代,聪颖好学的小立轩最开心的就是有书为伴,每次借到一本书,都让他如获至宝。中外经典文学名著《艳阳天》《家》《海岛女民兵》《鲁宾逊漂流记》《惠特曼诗选》等,成了他须臾不可离开的精神食粮。

    怀着对部队生活的向往和一颗改变生活现状的童心,1979年16岁的郝立轩参军入伍,成了承德丰宁某部的一名侦察兵。紧张地训练之余,郝立轩总喜欢练练笔,并以新兵的生活体验创作了第一首小诗《冬姑娘》,刊登在北京军区《战友文艺》创刊号上。之后,他被调到师政治部文化科,负责图书馆的资料整理工作。面对五六十万册的图书,郝立轩犹如鱼儿入海,尽情畅游。在废寝忘食地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他与历代大师与智者进行了亲密接触和心灵对话;而丁玲、黎汝清、克扬、穆静等一批当代文学名家走进军营也与他结下了不解之缘,引领他走上了军旅文学的创作之路。1981年,18岁的郝立轩发表了自己的短篇小说处女作《标志》,不久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学之窗》节目选播,并作为精品保留节目相继播出20余载,之后又发表了长诗《东方神韵》《告别》《深山挽歌》、电视剧《加快的心律》、散文《读避暑山庄》等精品力作。以至于30年后,在国务院军转办、总政治部主办,解放军艺术中心承办的纪念建国60周年暨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50位优秀复转军人典型事迹电视专题节目展播中,人民军队始终没有忘记这位由普通士兵成长起来的享誉军内外的军旅作家,作为全军文学界唯一代表将他的事迹拍摄成专题节目《郝立轩:用苦难点亮人生》在央视播出,并辑印成册下发基层部队供广大官兵学习,该专题节目还列入多年来全国征兵工作的宣传资料。

    平坦失却人生深度,苦难是最好的老师。从军旅走来的郝立轩之所以文学成就颇丰,似乎总是在生活的磨砺中艰难跋涉。退伍后,郝立轩被分配到市民政局下属的纸制品印刷厂,成了一名普通排字工人。起初,面对身边90%以上的残疾人同事,这位文学青年产生了很大的心理落差。但还是文学这个最好的朋友,让他走出迷惘,坚持创作,大量的工人题材作品逐渐见诸报端。

    超然出群激情创作《喊黄河》

    从民政局纸制品印刷厂到市总工会,再到市委宣传部,不管是身在基层还是市直机关,郝立轩对文学艺术忘我追求的初衷却始终未改,那就是“用生命感悟生活,与时代同行、为人民讴歌”。

    上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大潮激荡着中华大地,即将跨入新世纪门槛的中国如何傲立于世界,是郝立轩一直关注的时代命题,他开始酝酿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和彰显民族精神的文学力作。艺术随时运,无日不趋新。他在这一时期创作的长诗《喊黄河》,已成为当代为数不多、脍炙人口的经典名作,中国评论界认为“这是中国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关于黄河物竞天择的史诗,也是以诗歌形式揭示黄河主体意义最深刻的恢弘乐章”。为表彰郝立轩对世界多元文化做出的突出贡献,加拿大联邦政府加中文化理事会特授予他“杰出艺术家”和“加中文化友好大使”荣誉称号。

    历经二十余载光阴与岁月的洗礼,《喊黄河》的恢弘声音一直萦绕在华夏大地、一直回荡在天下华人的心房,不仅被收入了国家大中院校的教科书和吟咏黄河的经典范文,还与舒婷、余光中、席慕容等当代20几位著名诗人一起被收入了《中外朗诵经典诗文选》和《美丽中国——朗诵经典》等国家权威经典书籍。在全国各地的各类大型经典诵读活动中,《喊黄河》成了朗诵者首当其冲精选的朗诵作品。谈到这首诗的创作过程,他至今记忆犹新。

    1993年除夕之夜的凌晨两点,一直想为中华民族母亲河写一首长诗的郝立轩在睡梦中似乎被黄河汹涌澎湃的涛声所惊醒,他立刻起身走向桌案拿起笔,创作的灵感倾泻而出。“你用黄皮肤的旗帜昭示如斯的真理:山躺下去是河,河站起来是山!流动才有希望,停滞意味自亡!”长诗《喊黄河》生动描述了母亲河滚滚东去、大气磅礴的瑰丽画卷。“我以为那只是半梦半醒时瞬间的意念和遐想,不成什么章法;但在清醒后梳理才发现,这些文字就像散落的珠子,错落有致,串联起来,脉络清晰,不用雕琢就是一首让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的抒情诗。”不久,根据该作创作衍生的主题歌《喊黄河》也唱响大江南北。

    郝立轩常说,时间是检验作品的标准,文学创作是首创、独创、开创,一个艺术家不在于他创作了多少作品,而在于给后人留下了多少东西。一个作家、艺术家,如果没有一部被社会认可的传世之作,那么永远是文学爱好者,撑不起作家、艺术家的桂冠。创作就像孩子垒积木一样,越垒越艰难,我们必须承受全方位的孤独与寂寞。事实正是如此,真正的经典作品注定要经过时代的大浪淘沙,只有金子才会熠熠发光。直到2000年,这首气贯长虹、震撼人心的压箱底之作,才被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栏目搬上荧屏,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的深情朗诵,使这首扛鼎之作得以问世,至此红遍大江南北、经久传诵。

    为百姓写词为时代讴歌

    郝立轩称,自己的每次创作过程大多是一挥而就,但前期的酝酿和思考则需要很长时间,至于情感的孕育培养那就更长了,可说是多年的生活积累、感情积淀。“好歌总是挂在老百姓的嘴边,好歌总是活在老百姓的心里”,他一直以词坛泰斗乔羽老先生对他勉励的话来鞭策自己,扎根大地,贴近百姓,向生活求美,为时代讴歌。

    2009年,由郝立轩作词、谭晶演唱的贺岁金曲《我的祝福你听见了吗》,通过环渤海新闻网发布后,几乎一夜之间红遍大街小巷,数年过去了至今广为传唱,此作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首歌,是歌词作者凭借着经历过大地震劫难的唐山人的敏感,奔赴汶川地震灾区体验生活的艺术结晶。“地震废墟可以一时铲平,心灵的废墟却许久难以抹掉。要写就写一首经受住时间检验,安抚百姓、温暖人生的精品力作!”在与作曲家交流拿到谱子进入填词的过程中,郝立轩三天三夜未走出书房,不时地激励着自己。在赶往北京录音的途中,甚至还与谭晶通电话反复斟酌“默默伴终生,温暖你我他”这句歌词。“让亲情和友情、乡情和恋情,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该是多么和谐美好的社会啊!”当众多媒体不时地追问他是什么原因写出如此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作品时,他总是深情地说:“只有经历过地震劫难的唐山人才能发出如此的声音”:“守望着你一生,青丝变白发”。歌曲一炮打响,但有谁知道这人世间的大爱真情是艺术家感悟生命的真实写照!多年过去了,这首将“流行写成经典”的歌曲,迄今仍是老中青三代歌唱家在各类大型晚会争相演唱的热手曲目,也是全国各地的老百姓举行各类演出、广场舞、KTV聚会、歌咏比赛等群众性活动的常选曲目。

    人民永远是艺术家的衣食父母。2012年,由郝立轩作词,戚建波作曲,廖昌永、柏文联袂演唱的《天下百姓》连续几个月在河北卫视等各地媒体热播,并在全国众多献礼之作中脱颖而出,荣登CCTV《领航中国》大型专题晚会。“剩下一粒米,为你熬成粥。仅存一件老棉衣,给我拿来披肩头。驹马三跪拜,报答舐舔犊情;燕子行千里,回归家门口。见不得你吃苦,容不下你忧愁,老百姓的事再小也要挂心头”。人们纷纷翻唱,各类大型晚会不时亮相,谁会想到词作者为了写好此作,历经8个年头的提炼和推敲,几次深入到西柏坡、延安、井冈山等革命老区与老百姓同吃同住,数易其稿才完成了这一拳头作品。《领航中国》大型晚会刚一落幕,中宣部就决定将该作制作成单曲在央视1-4频道每天以10次频率滚动播出,从此该作在全国各地广为传唱。在第十三届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该作荣登榜眼,创造河北历届全国“五个一工程”获奖作品最好位次。

    深入生活聚地气扎根人民炼真丹

    河北省五个一工程表彰座谈会召开,作为本届全国“五个一工程”获奖歌曲《天下百姓》的词作者,作为全省获奖作品唯一艺术家代表出席座谈会并交流创作体会,郝立轩别有一番感慨在心头。

    “文艺精品是怎样锻造而成的?它不在光碟里,更不在书架上。经典,总是挂在老百姓嘴边;经典,总是活在老百姓心里。挂在老百姓嘴边的是流行,活在老百姓心灵的才是流传。经典作品,不在于一时多火,而在于几十年之后还在老百姓心里活着、传诵。创作室再美,闻不到泥土的芳香;艺术馆再大,听不见季风的歌唱。离开了人民,艺术家什么也不是。深入生活聚地气,扎根人民炼真丹,永远是我遵循的创作法则和毕生的追求。”郝立轩的一席话,在全省文艺界引起强烈共鸣。

    “你也这样说我也这样说,没有好家风日子咋红火,我也这样说你也这样说,国风不清明哪有万民乐,家风连国风,国风兴家风,温良恭俭让,是否还记得?”

    “我就是在老家找到了创作灵感。”郝立轩深有感触地说,“其实,孝敬老人,就是孝敬自己。一代做给一代看,一辈传给一代办。一个家庭,就是一个小国家。一个人连一个家都治理不好,有什么资格治理国家。只有家风正,才能国风清。每个家庭都崇尚君子之风,我们的国家就刮贤德之风。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生活富裕了,但人们却感到人心远了。孝老变成了孝幼,孩子成了社会的宠儿。虐待老人,时有发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个社会怎能健康发展?这样下去,美丽的中国梦怎样实现啊!”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一首由河北省委宣传部组织创作并拍摄,著名歌唱家刘和刚携妻子战扬联袂演唱的2015贺岁音乐电视《中华好家风》火爆出炉。歌曲一经问世立即得到了全国媒体的垂青,央视《综艺盛典》和《中国音乐电视》栏目滚动播出,广大听众和歌迷朋友采取网络跟帖、制作KTV、翻唱等形式纷纷传播,该作还列入了中宣部第三批中国梦主题新创宣传推广歌曲,荣登2016央视《乐动新年》跨新年直播晚会,并被全国社区网络春晚列入压轴作品,歌曲与《我的祝福你听见了吗》《天下百姓》等经典作品一样,唱红了大江南北。

    只有勤恳的耕耘,才有丰盛的收获。近年来,他还相继创作了中国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CCTV《杂技盛典》主题歌《欢聚》(张也演唱)、善行河北主题歌《做个好人并不难》(大衣哥朱之文演唱)、《银杏树生长的地方》(王喆演唱)、《天山红》(王宏伟演唱)等精品力作,一些经典名作还相继收入了《中华经典老歌》、中华曲库,成为全国KTV娱乐场所和社区老百姓争相翻唱的流行歌曲。“生在家乡,长在家乡,我的家乡是个好地方。南有渤海鱼虾肥,北有燕山万宝藏,中间一片大平原,年年岁岁五谷香。一声呔韵乡音浓,影调平腔天下唱”。郝立轩对家乡怀有深厚的感情,在创作众多深受全国老百姓欢迎和喜爱的优秀作品的同时,他始终眷恋着这片生他养他的沃土,以赤子情怀为新唐山的昨天、今天与明天振臂高歌。在唐山城乡群众广为传唱的市歌《唐山之歌》、中国评剧艺术节主题歌《中国评剧》成为永久性主题歌;讴歌曹妃甸开发建设题材的歌曲《相逢是朋友》红遍网络;抒发唐山抗震精神的京剧交响《唐山人站起来》创造了万人大合唱的世界吉尼斯记录,至今没人打破这个记录。

    丙申伊始,由他作词、戚建波作曲、周澎演唱的歌曲《老百姓的官》和刘青作曲、王丽达演唱的《梦想有一天》,一经问世,就在全国广为传唱。

    “经典就是象牙塔顶,经典就是冰山之巅”。经典不在典籍里封存,经典永远在大众的餐桌上。郝立轩,这个博学多才、激情洋溢的艺术家不仅创作了大量的经典作品,更用自己的行动展示了人民艺术家的本色。他不仅为许多书画名家著述撰写序言或题跋,为央视等媒体策划品牌栏目,也为北京老舍茶馆、中华孝老村刘现庄撰联题写书法作品,应邀到重庆、山西、上海、辽宁等祖国各地的高等学府讲学授课。随着他担纲编剧的大型古装戏剧《大唐曹妃》和大型歌剧《孔子》的相继问世,诠释了郝立轩“青年艺术家应该多练几把刷子”的诺言。追寻艺术家走过的人生履历,一个共同的感受和深刻地启迪就是:每一个艺术家惟有扎根生活的沃土,并在经典中追求艺术的永恒,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民的艺术家。(吕德君 通讯员 郝爽)

    (新媒体责编:news)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