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

    从“坦赞铁路”的故事说起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9月3日至4日在北京举行。所以电视新闻中出现不少相关报道,报道中有记者前往坦桑尼亚进行采访,地点是坦桑尼亚境内位于“坦赞铁路”旁边的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中有不少当年修筑铁路时的老物件,一位当地老人一边接受记者采访一边讲述当年他参与修建铁路时的故事,我定睛一看,这位非洲老人原来是到央视《等着我》栏目中寻找过中国老朋友的那位“老穆”。

    “老穆”,听着中国人的这种习惯称呼还以为他是位中国人,其实“老穆”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非洲人——坦桑尼亚人,当年他有幸参与到铁路建设之中,和中国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就在今年7月份他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寻找当年援建坦赞铁路时的一位老朋友“老杨”,那期节目我看了,因为《等着我》这档公益节目从来没有外国人到中国寻人的,所以给我留下的印象极其深刻。

    这位非洲朋友“老穆”在节目中讲述到(大致意思):70年代非洲的赞比亚和坦桑尼亚两个国家根本没有便捷的交通,这使得国家经济发展极其缓慢,结果是中国伸出了援助之手,为他们建设出一条“东起坦桑尼亚的达累斯萨拉姆,西迄赞比亚中部的卡皮里姆波希,全长1860.5公里的‘坦赞铁路’。铁路修建了几年,前去援建的中国人和当地非洲人结下了深厚友谊,而“老穆”和“老杨”就是在那时结下的“兄弟之情”。

    “老穆”在节目中的讲述非常动情,他说当年中国人带着机器设备来到坦桑尼亚的时候,当地人都非常兴奋,而他参与的工作则是会计,就是每月给工人发工资的活,他一连讲了几个故事,第一个故事是“和老杨学算盘”。他说他当时用的传统计算方法,需要三天的时间才能计算出工人的工资,而“老杨”用算盘居然用时一个半钟头,他很惊讶,于是跟老杨学习,他一边讲述一边用双手做着打算盘的动作,已经完全沉浸在了往事的回忆之中;第二个故事是“受到老杨的照顾”,他说“自己有一次生病,老杨发现之后赶紧为他请来医生,然后又去烧开水给他端来服药”,“老穆”的语言很有画面感,这不禁让人联想到他们在一起时的温暖画面;第三个故事是“老杨助老穆事业成功”,当铁路快修建完成的时候,坦国决定选出本国人深造学习,以便中国援建者走了之后让当地人补上工位的空缺,老杨得知消息后向领导力推“老穆”,而老穆也不负希望通过了考试前往它处学习,谁知这一别竟成了永别。

    当年“老穆”学成之后坐着车兴冲冲的来找好朋友老杨报喜,谁知老杨已经回国了,老穆深表遗憾,就算他多年后的讲述也是神情黯淡,这之后他也曾寻找过老杨,但远隔千山万水没能成功,今年“老穆”68岁了,40多年前那段和中国人结下的情分让他寝食难安,他决定此生必须要找到“老杨”,于是起身前往中国寻求《等着我》节目组帮忙。但是,结局是非常残酷的,节目组找到的消息是“老杨已经过世了”,于是一位非洲老人在节目现场悲情洒泪!

    “中非友谊长存”,48年前的老杨和老穆也就是20岁左右的青年,老杨和许多援建者一起奔赴非洲进行援建,而“老穆”也只是当地参与建设中的一员,虽然从他们二人身上我们看到的只是“中非友谊”的冰山一角,但二人之间产生的友谊却是牢不可破的,他们是中非人民长期友好的最真实写照,所以我觉得人类的情感是相通的、也是相同的,只要真心与人、真诚待人,那别人自会拿你当真朋友。

    我们都知道中非友谊有着长远的历史渊源,“坦赞铁路”就是中非间传统友谊最著名的“代表作”,到现在为止非洲乃至世界依然把它看成是“自由之路”和“南南合作的典范”。而从“坦赞铁路”建成后的40几年的时间跨度中我们看到,这条铁路不仅促进了坦赞两国的经济发展和城乡之间的物资交流,而且铁路沿线涌现出的不少新兴城镇还成为了各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现在,随着一带一路的纵深发展,非洲许多国家都与中国增进了合作关系,一个个重大项目在非洲各个国家迅速展开,中非合作大势已成。

    “中非合作”是中非传统友好大背景之下的历史性选择,它走的是“共赢”之路而且还深得人心,它既是中非双方共同的宝贵财富也是中非人民的共同期盼!祝愿2018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圆满成功,祝愿中非友谊世代长存,同时也祝愿中非合作开启新的远大航程!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