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人物

    春运出行服务向更加智慧化发展

    人民交通杂志讯 “安全”是返乡与家人团圆的保障,“智慧”是现代交通对人们的美好馈赠。交通业内各级领导和专业人士通过《人民交通》杂志社主办的“春运出行服务安全、智慧”为主题的论坛活动,完美的诠释了“安全”与“智慧”春运出行服务这个主题,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如何保障春运安全出行及如何打造更好的出行服务体系。

    2019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建设交通强国将成为我国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总目标,全面引领相应的框架体系搭建。纲要中指出,要着力推进出行服务快速化、便捷化,构筑以高铁、航空为主体的大容量、高效率区际快速客运服务,提升主要通道旅客运输能力。

    每年的春运都是交通运输行业开年工作最大的事,平安顺畅的春运,是对“一个流动的中国”最好的诠释,也是中国交通运输改革发展成就的最好展示。做好春运工作是党中央交给交通运输行业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政治任务,是检验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服务质量、应急管理等行业治理能力的年度“大考”。因此我们为春运出行服务安全与发展共商共话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有意义。

    交通发展见证春运变迁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春运”一词都不陌生,从1953年《人民日报》上第一次出现“春运”一词算起,春运已经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变迁。上世纪80年代,民工流、学生流、探亲流、旅游流在春运汇聚,春运更是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有人将中国的春运形象地形容为“史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30亿人次,日均7500万人次的流动,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把全球1/2的人口,在短短40天内集体迁移——这是足以移山倒海的一场浩浩荡荡的人口大迁移。很显然,再多的火车,也很难应对这种突然爆发出的人流量;再充足的运力,也难以承载半个地球的人在短短四十天内实现迅速迁移。春运一票难求,成为了大家每年避不开的话题。

    在上世纪50年代,从广州坐火车到北京,要花整整90个小时;武汉长江大桥修通之前,火车更是要先上轮渡才能过江。而今随着中国交通的飞速发展,高铁四通八达地贯穿中国大地,即便天南地北,可能几个小时就可以抵达。虽然春运仍一票难求,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我们回家的方式更多、也更快。

    速度快了,这是每一个坐火车回家的人最直接的感受。高铁大幅压缩了时空距离,也极大慰藉了人们焦灼的思乡之情。从北京到上海,坐绿皮火车要22个小时,现在只需要4个多小时。

    科技让春运更智慧

    家,还能更近一点吗?能!科技的力量让春运速度开始“不一样”。

    1997年,国家对火车实行第一次大面积提速。2007年,在第六次大面积提速后,主要干线开始“时速200-250公里”的准高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风追时代”。2008年,中国第一条高铁线路正式通车。2017年,高铁时速达到350公里,稳坐世界第一宝座。你看,这是中国科技带来的“不一样”!

    人们都在追求快一点出发,因此科技让春运购票变得不一样。十年前,春运留给我们的深刻记忆,是看不到头的购票长队,和一趟趟跑去窗口问余票的心酸经历。曾经,抢购春运车票就像打战,披着棉袄,带着板凳,连夜排队。这是大多数农民工都有过的经历,抢票无疑是他们过年回家中最难的环节之一。

    那么购票还能更方便一些吗?能!如今,随着春运运力增加,智能手机的普及,新技术的应用,农民工购票体验不断优化,跨站抢票、分段购买、接续换乘等一些新名词出现;从“农民工团体票”到“务工人员自组团”,再到“动车务工班列”……不少农民工发现,购票体验大大改善。

    人们不必在寒冷的冬夜彻夜排队,不必一趟趟奔波在车站与住处之间。随后,自助取票也悄然出现在车站旁边,我们甚至不必再为取票而大排长队,而是宽宽松松地候车返途。这,也是中国科技发展带来的“不一样”!

    让家人少一点牵挂,因此科技让春运安全不一样。两年前,安检一定是春运中最难熬的环节。一票一证一人,都需要检票员高度警惕,仔仔细细地核对。可就是这样严苛、谨慎地逐一检查,也无法避免冒用证件的事件发生,给我们的出行带来极大的隐患。

    人们追问:安全,还能有更好的方式来守护吗?能!科技的力量让春运安全开始“不一样”。随着AI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等“黑科技”开始应用于社会治安中。成都双流机场、海口美兰机场等,已经在航站楼旅客安检通道启用了人脸识别系统用于人证核验。

    从拍摄旅客头像到反馈比对结果平均用时小于1秒,并且系统的平均识别成功率达98%以上。借助这样的科技应用,机场系统已成功识别出多起冒用身份证件行为。据说,部分整容旅客因为没有及时更新身份证件,也被该系统“一眼认出”。这样的“火眼金睛”,将会让出行变得更加安全。

    科技也让人们在回家路上更加体面。如今刷身份证配合人像识别,实现了“刷脸”进站。既提高了安全性,又大大加快了通过速度。火车上吃饭也不再是难题。过去的绿皮车,要想在车上吃上热饭热菜是件奢侈的事儿。现在,乘客不仅能吃上列车供应的盒饭、餐点,还能够通过互联网订餐、点外卖。人们的出行体验实现了质的提升。

    科技的发展让春运速度变快了,买票方便了,出行更安全了,游子离家也更近了。这,就是新时代中国春运的最美故事,也是中国科技力量蓬勃崛起的真实写照。

    春运被打上中国印记

    每年我国有近乎30亿人次要经历春运。短短数十天内,让30亿人次实现迁徙,对任何国家来说,都是一个世界级难题。面对一年一度的大考,中国应对的越来越从容。

    1979年,春运首次突破1亿人次。自此,春运在规模上打了中国印记,亦可视之为真正的春运。这个时间点,几乎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沿着改革开放的足迹,我们能够看到春运变迁的轨迹,更能找到中国从容的秘密。

    上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物资稀缺,人口流动小,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春运”。80至90年代,改革春潮涌动大地,中国人口得以大规模流动,“农民工”成为春运主客流,规模才呈几何数上升。

    春运的起点和终点,连接的是两个不一样的中国。前者以长三角、珠三角为首,是前沿之地、富饶之地;后者以川渝、河南、安徽为主,是后发地区、人口大省。

    东西发展差距较大,大量的务工人员流入涌出,构成了春运的基本面。2010年前后,外出务工人数激增,春运人次一度突破36亿人次。直到2015年,春运人次同比首次下降。近4年来,一直稳定在30亿人次左右。春运人数增速放缓,这是中国从容应对的大前提。

    由于春节假期大量外出务工人员会返乡,除夕前30天为节前购票高峰,与往年一样,今年的车票依旧难抢。虽然网络中有形形色色的抢票攻略,比如留意预售时间、掌握放票规律、临时“捡漏”大法等等,但很多人依旧是:抢不到。于是,每年到这个时候,火车票就成了社会热点,归乡大军们总会把抢不到火车票的怒火撒在12306身上,喷铁路部门也成为了每年年底的保留节目。很多人纳闷,不是砸了好几亿在12306身上了吗,怎么春运火车票还是那么难抢?事实上,春运注定一票难求,因为每年的归乡大军实在太过庞大了。

    据有关统计数据,广东流动人口最高峰约3200万,占同期全国流动人口数量的12.6%,超过了江苏、浙江等省份,排名全国榜首,与此对应的,四川、河南则成了外出农民工数量最多的省份。

    此外,农民工的聚集地也有明显地域特征:云南、贵州、四川、重庆以及湖南等地的外出务工人员,首选目的地是珠三角;湖北、安徽、江西等地的农民工习惯流入长三角;山东、河南、河北以及东北等地的农民工聚集地主要为北京、天津。

    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导致了内地农民流入沿海发达地区打工,大部分家庭却没有随之迁移的景象发生。家分两头,平时很少回家,多是春节回乡团聚,节后又匆忙返回就业地。新增农民工不断加入这种候鸟式的流动,致使农民工为标志的春运人口大流动规模越来越大。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无论从国家还是个人层面,封闭已经成为过去。新型生产方式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他们离开故土,涌进沿海热火朝天的工厂,影响深远的“民工潮”由此,每年春天,他们汇集南下,岁末回流,铁路则是其最主要的通行路径。可以说一部春运史,就是一部农民外出打工史、改革开放史。

    各方保障让春运更温暖

    如今中国已经有2.5亿农民工,他们在工厂打工,在餐厅、宾馆、酒店里提供服务,在建筑工地上干活,送快递、当保姆等等,几乎渗透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推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民工理应获得全社会的接纳和尊重。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日新月异,这当中离不开亿万农民工的贡献。然而在网络信息时代,数字鸿沟却横亘在了农民工春运的返乡之路上。根据12306发布的春运大数据,互联网线上售票已经占比77.7%,成为火车售票的主要渠道。但相对于很多城市人口和年轻人,提前几个月网上预订、名目繁多的加速抢票软件让很多农民工目不暇接难于招架,技术上的劣势让他们成了春运抢票的“弱势群体”。

    交通部运输部也曾制定了一系列专门为保障农民工春运出行的服务举措。针对农民工等群体网络购票能力较弱的特点,在设有售票窗口的客运站加大人工售票服务力度,增开售票窗口,发挥志愿者队伍在组织引导、购票指导、秩序维护等方面作用,为农民工等群体购票服务提供支持。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公益组织以及社会群体开始担任社会帮助的主要提供者,而企业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尤其巨大。保障农民工回家过年实际的物质帮助其实比温暖煽情更重要。

    2020年春运即将开始,现在这个时候,对于那些漂泊在外的人来说聊到最多的话题大概就是:“抢到回家的票了吗?”“你家在哪里有多远?”“你和谁一起回家?”现在,“万顺叫车包机送大湾区建设者返乡过年”公益活动正式启动。万顺叫车将面向深圳大湾区建设者抽取幸运者,包机13架飞往13个省市,帮助在深工作的“追梦人”圆回家团聚梦。

    从绿皮车到高铁飞机、从排队买票到网络购票、从只能吃方便面到各种外卖……六十年来,春运的记忆日渐模糊、方式日新月异,背后的意义却始终未改变。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春运工作,交通运输行业各部门全力以赴做好春运工作。从“走得了”到“走得快”,再到“走得好”,我国春运服务越来越注重细节与品质。我们有理由相信,一个人民满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强国将会在不久实现,人民也将享有更美好的交通出行服务。(杨利民)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