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礼让斑马线怎能“内外有别”

    近日,一个“车让人,人谢车”的视频感动了无数人。视频中,一辆车开到斑马线前,主动礼让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而这位老人则向司机脱帽鞠躬表示感谢。许多网友都认为“这是互相礼让”;不过,也有网友认为司机只是做了该做的事,老人脱帽鞠躬“有些太重了”。

    从老人郑重其事的鞠躬引热议中我们能感受到,那就是目前车让行人尚未“蔚然成风”。这让我想起一位朋友的故事:他几年前自驾游欧洲,每次驶过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时,他必然停下来让行人先走,行人都友好地向他致谢,让他有一种“人格升华、变身绅士”的感觉;然而,有一次在国内,他开车行至没有红绿灯的斑马线前,他不仅没有停车礼让,反而一路按着喇叭朝前开,逼退行人。事后,他解释道:“这叫入乡随俗。在国外,礼让行人是俗,你不让,别人会觉得你没素质,是异类;在国内,大家都按喇叭朝前开,你停下来让行人也是异类。”

    礼让行人的“俗”和按喇叭逼退行人的“俗”,孰美孰劣一目了然,关键是我们如何彻底摒弃“劣俗”,形成“美俗”。包括广州在内的许多城市都已开展礼让斑马线的专项整治行动,对不礼让行人的机动车进行处罚。通过宣传、教育、现场处罚、监控设备抓拍等方式让司机们逐渐养成礼让斑马线的习惯,这一“外用药”应成为常态化。另外,还需“内外兼治”,而“内服药”就是一个“礼”字。就像视频中的司机与老人,这种互相尊重、互相礼让就是“礼”。这种“礼”可以温暖我们的社会,温暖人们的心,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尊礼、守礼,“美俗”自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