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高速公路特殊路段养护怎么做?全国应用推广的“浙江养护模式”

    人民交通杂志讯(本刊记者 / 吕煊 摄影 / 石宽)8月24日~25日,浙江省交通集团首次集约化养护施工现场会在三门举办,集中展示了高速公路大流量等特殊路段集约化养护新模式。该集团交通资源公司通过三年的创新探索,已形成社会经济效益明显,可在全国应用推广的“浙江养护模式”。

    据记者了解,浙江省乃至全国目前在大流量等特殊路段的养护施工上均存在施工封道难、施工作业点多、有效作业时间短、封道后易造成拥堵、作业人员安全风险大等一系列难题。由于传统养护施工屡封屡撤造成作业效率低、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司乘出行畅通度也受到影响。

    为解决这一矛盾,浙江省交通资源公司从2017年起,针对大流量路段、长上坡、长下坡、多弯道、桥隧结构物构成复杂的特殊路段,以“统筹规划、集中优势、提质增效”为原则,采用局部路段断流、分流等方式,在短时间内,以连续作业的模式,同时完成多项养护作业,这一浙江新模式,推动养护产业的转型发展。

    以本次现场会观摩的猫狸岭隧道为例。该隧道作为浙江省“第一”拥堵隧道群,日均流量可达5万辆、重载车多,作业面可多达225个,采用二类封道养护施工存在耗时长、影响司乘出行体验和施工质量、安全均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采用集约化断流施工后,可一次性投入多个班组和设备同步进行交叉和流水施工,将施工时间压缩至1/13,一次性解决所有病害,并且,涉路施工人员暴露在开放环境下的时间大幅度减少,从根源上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采用集约化养护施工,打开了施工作业面,大型机械设备得以进场,显著提升工程质量与进度。在机械化的基础上,浙江交工养护公司还大力推行智能化、标准化发展,BIM技术、智能运维系统等设备、软件均在项目上得到运用。

    通过不断探索实践,交通资源公司积累了较为丰富的集约化养护施工管理经验,与传统的养护作业模式相比,该模式凸显四大优势。

    提质量。集约化养护施工科学合理地隔离出一块质量、安全“真空区”,通过高效的交通管理与组织,最大程度隔离各类外界施工干扰因素,实现养护施工的“精耕细作”。例如,在沥青混凝土罩面施工时,可消除应交通堵塞的干扰原因而产生的停机等料现象,保证施工时做到连续匀速不间断的摊铺,有效提高路面平整度,此外还留有充分的时间使沥青路面自然冷却;另外,在水泥混凝土类施工项目作业后,可按照常规施工进行保水养护,最大程度保证施工施工质量等。集约化施工路段路面平整度指数百米IRI≤1.6m/km指标合格率由2016年的65.32%提升至2019年的81.24%,同比上升15.92%。2016年至今,全省高速路况质量和国检排名均实现持续提升。

    保安全。该模式杜绝了社会车辆闯入施工作业区的风险,安全管控重点由外部风险管控转为施工区域内部风险管控,安全管理重点更清晰、更明确,安全生产更有保障。据统计,截止2019年底,路面专项施工封道次数下降69.3%,作业人员暴露在开放环境下的时间大幅减少,事故发生概率显著降低。同时形成的封闭区域,增加了施工区域内的安全系数,保证人、机安全生产。

    促进度。按照传统养护方式作业,完成一个路面专项工程往往需要五个月以上的时间,而采用综合化养护施工模式,一般只需连续作业十个工作日以内就能完成主体工程,对促进施工进度方面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增效益。集约化养护施工大大缩短了施工总工期,有效减少了总体涉路封道时间,大幅降低了各管理部门的总体工作强度,最大程度降低由于养护施工对司乘人员出行造成的负面影响,能有效平衡养护与通行的问题,业主、高速交警、高速路政等相关部门均给予充分认可和大力支持,老百姓的满意度明显提高,进一步实现了投资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据悉,采用集约化养护施工模式后,浙江交工养护公司已实现全年亿元封道次数下降25%、路面专项施工封道次数下降69.3%、路面平整度指数上升15.92%、路面使用性能指数上升3.2%。

    浙江省交通集团资源公司相关人员介绍道,眼下,浙江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正处于关键起步期。承担着省内80%以上的高速公路,管理经营50余个养护基地的省交通资源公司深入贯彻建设高水平交通强省战略部署,紧紧围绕着跨入新时代,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路”,提升公众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目标,全力打造一流养护产业,以举办集约化养护施工现场会方式,展示“统筹规划、集中优势、提质增效”的养护作业新模式,并总结归纳形成可推广、可复制“浙江经验”,推动养护产业转型发展。

    (交通旅游导报供稿)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