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这五年 生活中的新鲜事

    这5年,共享经济、网约车、移动支付、预约看病、高铁网上订餐选座、无人超市……这一切让中国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出门有各种车可以选择,出门可以不带现金,开车有“天眼”指路……

    网约车

    网上约车铁“粉丝”

    ■ 讲述人 邹 志(化名) 广东省东莞市 国企员工

    网约车从什么时候开始融入我的生活?大概是2016年初吧。那时候是冬天,我记得那天特别冷,夜里温度很低,那天加班到很晚,地铁公交都没有了。临近春节,大街上出租车左等右等都等不到。没办法,我临时用微信叫了一辆滴滴快车,没想到1分钟就来接驾,还是辆帕萨特,司机说我赶得巧,他的车下周就升级成专车了。那天晚上我坐在开着暖风的帕萨特里,一路飞驰回家,觉得真是舒服。

    从那之后,网上约车就逐渐成了我的生活习惯。那段时间,各大网约车企业在打价格战,各种补贴红包让网约车非常便宜。我印象很深的是,有段时间用优步叫车,每次从单位回家只需要花两块钱,比坐地铁还便宜,关键是舒服。

    说到舒服,我必须补充一个事。有次我从高铁站叫网约车,一上车,司机居然递给我一瓶矿泉水。当然也是凑巧,那天我从飞机上下来正好有点儿口渴。这个事让我很温暖,一下变成了网约车的“粉丝”。不得不说,在服务态度上,网约车确实比出租车要高一大截。

    当然,也不能说全是好,也有问题。比方说,司机不认路就是个问题。有次我去北京出差,在回程去机场的路上,载我的那个司机不认识路,导航选择的路线又临时被封了,当时就慌了。没办法,我只能临时下车,又重新打了一辆出租车。

    还有就是安全问题,尤其是女士,偶尔会收到网约车司机的骚扰短信。这事儿其实还是挺让人担心的。所以我希望政府的监管政策能更有效地规范网约车行业,既能保留网约车的便宜、便捷,又能保护乘客的安全、隐私。我希望这个新兴产业能更便民,发展更好。

    高铁

    网上订餐又选座

    ■ 讲述人 张展鹰 四川省成都市 油气勘探公司员工

    对于我们工程技术人员来说,跑工地是常事。往来城市之间,坐火车也成了家常便饭。

    前些年,火车都是绿皮车,很慢,摇来晃去,从成都到一些地级市要坐10多个小时。那时坐火车是种煎熬。

    近些年,火车大都换成了动车,有的还变成高铁,很快,一路疾驰,过去要10多个小时的,现在只需两三个小时了。现在坐火车可以说变成享受了。

    这种享受,除了时间缩短外,铁路部门提供的服务也越来越为乘客着想。让我感受最深的,要数订餐和选座了。

    从去年年初开始,坐高铁或动车组列车就能提前订餐了。这对经常赶时间的人来说,简直太方便了,再也不用为错过饭点而发愁。

    订餐非常方便。旅客买了车票后,拨打客服电话,告诉客服人员自己的需求,也可以通过铁路部门的微信公众号预订,之后用微信支付餐费就OK了。

    提前订餐还有优惠。24小时之前订餐可以享受9折优惠,12小时至24小时之间订餐可以享受9.5折优惠。

    我最看重的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盒饭。四川人喜欢吃麻辣的,我订的餐就以辣为主。我同事是个江浙人,他订的饭菜就很清淡。

    今年坐火车,还可以像坐飞机那样自主选座,这是铁路部门今年10月12日才推出的最新服务。

    选座也很简单。通过12306网站或手机客户端购票时,根据系统提供的列车座位示意图选择座位,当剩余座位无法满足旅客需求时,系统将自动进行配座。

    这项便民服务新举措大大改善了旅客出行体验。旅途中,我喜欢看窗外景色,所以,我总是挑靠窗的座位选。我有个同事不喜欢夹在两人中间,所以他不是选靠窗的,就是选靠过道的。每每我们都能如愿以偿,选到可心的座位,吃到可口饭菜,一路心情舒畅。

    相信听完我的介绍,你也会认为坐火车是种享受吧?

    共享单车

    骑着单车上工地

    ■ 讲述人 冯成群 北京住总集团 建筑工人

    我是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南楼后村人,今年45岁,现在是北京住总集团一名普通的建筑工人。提起共享单车,我在工友中可算不上“老手”,我们工地附近这一排排的“摩拜”和“小黄车”都是工友们上班骑来的。总的来说,年轻的工友用共享单车时间更早些。

    今年一过完年,我第一次自己用微信扫了一辆摩拜单车,并按照提示交了押金。押金虽然有点儿贵,但是共享单车随处可见,扫码就能骑,不用担心丢,不用自己修,到哪儿都方便。在北京干活快10年了,我常在不同的工地间不停地跑来跑去,如果自己买自行车,换工地的时候搬运就特别麻烦。北京太大了,过去我出门基本只能坐公交车或者地铁,但是地铁比较贵,公交车又容易堵车,现在步行1小时以内的路程我都骑共享单车去。我现在住在公司提供的工地宿舍里,平时去地铁站或者出去买菜也都骑共享单车。去年过年回老家,我刚出火车站就看到共享单车,拿手机一扫就能用,全国通用就是方便。发明共享单车的人真是聪明!

    我儿子今年22岁,在北京一家烧烤店干活,他用共享单车比我还晚一个月,但他现在比我用得勤。共享单车经常会推出“1元包月”或者“5元3个月”优惠活动,买张月卡其实差不多就算是免费骑车。他每天骑共享单车上下班,从租房的地方到店里走路要20多分钟,但是骑车10分钟就到了,这样他早上就可以多睡会儿懒觉,晚上也能早点儿回家。周末,他喜欢约几个要好的朋友一起去骑行,最近刚去了广安门。没有共享单车,他们恐怕不能玩儿得那么尽兴。

    我们这代人年轻的时候都爱骑自行车,那时候汽车可没现在多,自行车是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现在汽车多了,生活条件比过去好了不知多少倍,但是交通拥堵、空气污染等问题也出来了。共享单车一出现,可以说是一举多得。休息的时候,我也会骑车出去逛,看着北京那些高楼大厦,心里美滋滋的,像是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导航

    “金牌路盲”摘了帽

    ■ 讲述人 陈青松 吉林省长春市 公务员

    我虽在住了将近20年的长春开了10多年的车,仍可谓“金牌路盲”,除了工作和生活区域外的路相对熟悉,其它几乎全是“盲区”,天若一黑更是一脸茫然。

    因为不认路、不识路、不记路,闹出了不少笑话。

    有天刚进家门,妻子一脸无奈地问我:“你今天去我单位竟然又迷路啦?”我心里就纳了闷,白天问路的事儿她是怎么知道的?为了面子,我装没事儿人一样,镇定地反驳:“大白天迷什么路啊,没有啊!”妻子忍不住嘲笑:“你敢再说一遍?”听这口气,显然是有确凿证据,我理直气壮地回她一句:“不敢!”原来,白天去妻子单位时走到一处小路里,怕走错,我就摇下车窗问了一位出租车师傅。谁能想到那车里乘客竟是妻子同事,她看到本地车牌的车问路,好奇之心令其仔细一看,结果连车带人被她认出来。她先到达妻子单位,忍笑告诉妻子说我还在旁边问路呐,说完笑了半天。

    后来有了导航,但我第一次用就闹出了笑话。

    有次亲属团聚,地方挺偏僻,加上我下班较晚,要想准确找去,放在以前是件很头疼的事儿。一想可以导航,我眼前一亮,信心倍增。我按大家说的地方输入了目的地后开始导航,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我一直在路上,他们一直在询问我到底走到哪里了……大家都快吃完的时候,我还没到。大家着急了,问我,可我也说不清楚,最后大家一致通令,让我就地停车,派个晚辈去接我。事过方知,我输入的目的地竟有一字之差!这第一次用导航的事儿,又让大家伙足足笑了大半年。

    现在导航越来越精确,我用得也越来越熟练,各条路线四通八达皆尽了然于掌上,不但可以选择路线,亦可躲避拥堵,彻底摘掉“金牌路盲”的帽子了!

    国家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导航出行已让我对城市不再陌生。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