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全国各省份交通运输工作展示

    "田"字高速公路逐渐打通海南全域旅游的任督二脉,琼岛交通掀起"交通+ 旅游"融合发展的热潮;"一桥四路"加快建设,仅2016 年就完成投资近百亿;顺利完成博鳌亚洲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国际环岛自行车赛、抗击台风"莎莉嘉"等重大事件的保障和应急;"五化" 示范路已经建成1861 公里……"十三五"开局至今,海南公路建设统筹发展,常规工作更加稳固扎实,创新工作更加锐意前行,"十三五"开局的宏图徐徐铺开。而伴随"十三五" 开局至今的,还有一项重点工作--规范管理年。

    一线工作法 服务为先

    夏末秋初的旅游时节,海南省公路管理局陵水分局本号道班的庭院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这位从湖北远道而来的"驴友",因为沿着省道长本线欣赏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美景,而错过了预定的夜宿点,误打误撞进了道班,本打算在庭院里餐风露宿将就一宿,没想到道班里有几间房、几张床,他可以免费在室内安居。更让这位"驴友"吃惊的是,除了住宿之外,道班还无偿提供简单的医疗急救、车辆维修、饮水、充电等出行便民服务。

    和这位"驴友"一样,"服务"是近年来众多出行者游览海南时,除了山海风光之外, 最深刻的感受。目前,像本号道班这种经过改造升级,向公众对外开放,集公路道班和便民服务于一体的驿站,海南共有19 处,分散在海口、琼海、定安、陵水等旅游出行服务需求量大的地区,内设厕所、临时休息场地以及开水、药品、纸巾、维修工具等生活必需品,努力满足游客路过歇脚休息、遇到恶劣天气或公路阻断时应急救助的需要。

    将在一线面对大众的道班改造为服务的阵地,只是海南公路近年来沉下心、俯下身服务的措施之一。

    "这是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队伍。感谢公路人对环岛赛事付出的辛苦努力!"这是2016 年第十一届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闭幕式上,赛事执行委员会副主任、总指挥,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副厅长杨毅光对海南省公路管理局由衷的称赞和感谢。

    2016 年10 月22 日是第十一届环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开赛的日子,在这之前,医疗、卫生、防疫、餐饮、公路、安全等相关保障工作筹备有序,整装待发。熟料,在距离开赛不到15 天时,强台风"莎莉嘉"和强降雨突袭海岛--省养公路桥梁受损21 座、涵洞受损78 道、挡土墙受损219 处、边坡塌方64 处、沥青和水泥路面受损77.1 公里,部分线路公路林成片倒伏,因漫水、塌方或被水冲断导致公路阻断最高时达到24 处,直接损失超过1 亿元。更为紧急的是,降雨和台风让原本已经准备就绪的国际环岛自行车赛赛道损毁严重。

    海南省公路管理局立即启动紧急预案,全员进入备战状态,突击、清障、修复、新建、巡防、复查……这一场抢险救灾与时间赛跑, 分秒必争--几个小时之后,6 个工作小组组建,分赴受灾各地指导救援,党员等骨干力量组成突击分队,作为辅助力量,随后到达救援一线;24 小时之内,运输车辆、油锯、抽水机、装载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陆续出现在受灾现场,配合人工进行清障;5 天之后,环岛赛途经的950 公里路上,5.6 万株倒伏公路树被清理、4.2 万平方米的路面被修复;7 天之后,一条全新的应急便道出现在环岛赛皇后赛段的塌方路段边,从现场勘察、施工建设到通车使用, 只用了仅仅7 天时间…… 当

    来自各国的自行车参赛选手驰骋在赛段上,心无旁骛专注赛事时, 他们不会知道,赛前这里曾经历过一场应急保通的"硬仗";他们也不会知道,就在比赛进程中,还有一支特殊的队伍,在默默守护着每一位赛车手--由于赛事期间,气候多变,海南省公路管理局为了周全应对,还抽调了4 名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成立了环岛赛道路保障组。保障组每天在比赛鸣枪前两小时出发,对赛段沿路进行最后一轮检查、清障,白天在赛段和赛段之间复查,晚上连夜赶回出发点,准备第二天赛道的巡查。他们全程参与了赛事,却无暇观看一眼赛事。

    有关方面统计了一组数据--海南省公路管理局在强台风和强降雨灾情发生后,在全岛抢险救灾以及迎接赛事的11 天内,以"风停路通"为目标, 共发动干部职工6900 多人,投入1800 多台设备,整理12.6 万株倒塌树木, 清理2500 多立方米塌方,修复4.2 万平方米路面,灌缝4 万米。这次应急抢险被全省公路人誉为"奇迹"。

    在海南公路人看来,公路管养工作服务的对象已经不仅仅是岛内、国内的出行者,而是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慕国际旅游岛之美名而来的国际友人。为建设国际旅游岛,"通畅主导、安全至上"的服务理念,已经深入每一位海南公路人的内心。

    规范管理年 焕新行风

    茶香、果香、稻谷飘香,走进海南省定安县黄竹镇,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馨香。在琼海至文昌途经黄竹镇一条老国道边的黄竹道班里,莲雾果树结实累累,几位长者伴着果香攀谈, "道班现在几个人?""管养的公路有多长?""福利待遇得到改善了吗?"问答之间,笑语不断。

    这是2016 年年底,中国公路学会理事长、交通运输部原副部长翁孟勇一行人,调研海南公路交通建设工作的过程中,专程落脚黄竹道班时的情景。一行人了解了道班的庭院建设、公路驿站、班房建设及内业管理等方面的情况,对黄竹这个充满田园风情、小城风韵之地的公路养护工作,赞不绝口。

    翁孟勇并不是黄竹道班第一批慕名而来的客人,在这之前,9 位养路工管养13 公里省道的黄竹道班,早已成为全国公路通行学习取经的榜样。

    海南省公路管理局近年来务实开展"规范管理年""绩效管理年"等活动,用行动转变作风, 用实效取信于民。"规范管理年"的主要任务是找准存在问题、完善机制制度、确立一流标准、实施科学管理;主要目标是实现全系统作风大转变、能力大增强、效率大提高、公路通行服务大改进;活动主要内容涉及养护、项目、路政管理等11 个方面的83 项具体工作,涵盖了公路系统的方方面面,实现了管理的全覆盖。

    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一年多来,完成了预定的四个阶段的任务,成效显著:一是各单位、各部门均结合实际,深入查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二是养护绩效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稳步推进,初步建立起由"路况检测、第三方养护质量检查及管理规范化检查"三部分组成的养护工作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初步建立了个人绩效考评机制和内容体系,严格开展个人绩效考核,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调整晋升挂钩、与预算资金挂钩、与评优评先挂钩、与绩效工资挂钩,做到奖优罚劣、奖勤罚懒。三是坚持问题为导向,解决了一批管理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了养护管理工作的发展。目前,全省公路系统职工队伍稳定,精神面貌不断改善, 管理整体水平明显上升。

    未来,海南省公路管理局将继续深入推行"规范管理年"活动,进一步提升和巩固前期成果,探索并推行责任明确、考核到位的"路长制",继续提高干部职工管理能力、个人素质和工作水平,推进养护管理和队伍建设迈上新台阶。

    "十二五"以来,海南省公路养护管理机构得到完善,对全省国省干线开展公路标准化养护,有序下放城市建成区内国省道的管养权, 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的指导,全省公路列养率达100%,公路通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2012 年,海南省在全国国省干线综合技术等级评比中从"十一五"排名靠后,跃居全国第六名。2013 年, 名次再次前进一名,取得建省20 多年来,公路养护管理方面取得的最好成绩。2015 年"十二五"国检中,海南省受到交通运输部检查组的一致好评,获得"进步明显"的肯定。2016 年, 海南省正式成立交通工程建设局,实现公路建、管、养分离;全面推行标准化施工和现代工程管理,完成公路建设市场信用系统及配套制度建设, 公路建设质量综合合格率达95% 以上; 深化公路代建制改革,起草《海南省公路建设项目代建制管理办法》,印发《深化公路建设代建改革试点方案》, 推进试点项目昌铺公路和琼乐高速开展相关工作,进一步提升项目建设管理水平,公路建管体制改革成效突显。

    全域旅游岛 快进慢游

    琼海市石壁镇芳前石村南频万泉河,北依雷公岭,东傍白腊沟,西邻小墟集,原来的村名叫埠口园,是石龙大桥通车前,南北两岸的过渡之处。村庄就像是从石头里长出来的,以农耕生活为主调,出入村庄,仿佛"城在园中,村在景中,人在画中"。

    "那座房子,远看就像一幅画。" 这是海南省时任省长、现任省委书记刘锡贵在芳前石村调研"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建设工作时说过的一句话。"美丽海南百镇千村"可谓是将海南省全域旅游的理念深入到神经末梢、毛细血管,除了管线入地,生活污水经人工湿地处理,绿岛沿万泉河蜿蜒, 街道根据村镇风貌进行景观化改造之外,刘赐贵还特别提出--公路养护要适应全域旅游的需要,做到"畅化、净化、绿化、彩化、美化"。

    小叶紫薇连成了线、连成了片, 乔木灌木由低到高按照层次有序分布,南海农场里的红柚、莲雾已经到了丰收的时节……这是定安分局管养的海榆东线82 至85 路段2 公里旅游景观长廊的沿线风光,谁也想不到, 如今果树丰收、花团锦簇的路段,原来曾是荒芜的坡地。

    公路旅游景观的升级,实现了公路与产业经济的完美融合,具有可看性、实用性和经济性。值得一提的是,这条景观公路从规划协调到整理种植,前后耗时不过一个多月。为了节约费用,道班工人自己动手种植草皮树木、打造观景台。因为看中景观路建好后能带动乡村采摘游和农民增收,南海农场主动提供了免费的绿化用地和苗木。

    "以前的公路概念是小公路,现在的公路概念是大公路。"海南省公路管理局局长刘文毫不掩饰公路对于海南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性, "公路就是海南国际旅游岛的毛细血管,也是海南推进全域旅游的基本保障。"因此,公路的功能不能仅仅满足于通行,而是更多地注重与当地经济相结合,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具备更多的景观性、旅游性和先导性。为响应全域旅游建设和"五化"建设,2016 年, 海南省公路管理局下属的18 个分局,分别在辖区内打造10 公里旅游景观路,为这座国际旅游岛的每一条经脉都注入了旅游的因子。

    近年,海南省全域旅游发展在全岛铺开。结合海南省旅游景观、人文特色、产业资源分布特点,海南省公路管理局站在全局高度,谋划环岛旅游公路体系建设,编制了《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实施方案》,全面推进环岛旅游公路建设。打造交通、旅游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 旅游服务设施较为齐全的环岛旅游公路。与国际机场、环岛高速、环岛高铁共同构建"快进漫游"的旅游综合交通网络,形成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海南公路的"十三五"开局之势正盛,"一桥四路"建设全面铺开,"田"字型高速公路主骨架加快形成,铺前大桥雏形初现;琼海港下至潭门旅游公路、国道360 线临城至新盈段改建、海口绕城"四改六"等项目顺利开工建设;环岛高速公路石梅湾至三亚段改建、国道361 陵大线改建、万宁石梅湾至大花角旅游公路、定海大桥、文儒至仁兴公路,省道嘉龙线、黄屯线、白洋线、云文线、铜宝线文教镇至宝藏坡段改建工程等一批项目建成通车。

    琼岛交通现代化基础设施"五网"体系逐步完善。回顾来路,展望未来,海南公路将永葆初心--岛内连通路网,岛外联通人心。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