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多地试水探索“自动驾驶” 智能化交通还有多远?

    点击进入下一页

    资料图:2017年7月,全球首列实现自动驾驶的现代有轨电车成功下线。 胡耀杰 摄

    多部门释信号 研究探索自动驾驶相关领域

    中新网记者注意到,除了地方层面,近半年来,国家层面对外公布的一系列文件中,也释放出探索规划自动驾驶的信号。

    去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发展自动驾驶汽车和轨道交通系统,加强车载感知、自动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技术集成和配套,开发交通智能感知系统,形成中国自主的自动驾驶平台技术体系和产品总成能力,探索自动驾驶汽车共享模式。

    9月,国家发改委透露,已启动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起草工作。11月,交通运输部公布的《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也提出,在“自动驾驶”等领域尽快取得一批突破性科研成果。

    在平台建设方面,工信部2017年12月发布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设定了到2020年建立可靠、安全、实时性强的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化平台,形成平台相关标准,支撑高度自动驾驶等目标。

    前不久,在2018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自动驾驶也成为高频词。会议提出,把握自动驾驶等新需要,推动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加快建设和形成装备与设施协同的数字化交通基础设施。

    此外,会议还强调,提前研究自动驾驶等新技术的就业替代效应,培养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大军,培育合格的交通强国建设者。

    可以预想,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真正走进你我生活,或已不再遥远。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