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2017,迎来2018,回首这一年,我们的病友们可能一直都在求医治病的道路上徘徊,他们有过愤怒、有过悲伤、有过无奈,有过彷徨,所有的一切在他们的心里都显得不尽如人意。可是,他们又都是幸运的:“逢人生绝境,遇柳暗花明”,来到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医院,他们看到了“世上不只有灰暗,还有阳光”。
2018年1月3日上午八点半,代表着生命与希望的新肝行动第六季第十八批全免救助患者公布仪式伴着一曲感人的《岐黄情》拉开了序幕。会上共有五名候选人参加了本次全免救助公布仪式,他们分别是邢台临西县的江会,承德滦平县的于中军,承德隆化县的王秀荣,石家庄高邑县的李爱玉以及承德滦平县的郎俊然。
综合现场唱票和网络投票,来自邢台临西县的江会成为了新肝行动新一批的全免救助患者。另外四名全免救助候选人虽然这次没能获得全免救助的机会,情绪略显失落。但是根据救助政策,他们还是可以再次提出全免申请的,只要新肝行动还在继续,他们就还有希望。
女子本弱 为母则刚
“哪怕只有一点点希望,我都要尽最大的努力带你去看病,没有钱,咱再挣,没有你了,孩子就没有了妈。”这正是江会在两年前患病时,老公经常对她说的一句话。两年前,江会在集市上做点小生意,老公在包工队干活,14岁的儿子在县里读初中,7岁女儿在村里上小学。家庭条件虽算不上富裕,但是一家人生活的很开心。夫妻二人原打算努力工作几年攒点钱,翻盖下家里的老房子,准备给儿子当婚房。可是,事与愿违,就在这时江会查出了肝硬化。小女儿也查出了乙肝大三阳,妻女的患病不但打碎了这个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让本不富裕的生活蒙上了一层抹不去的阴影。
面对家里的困境,江会的儿子萌生了辍学打工的想法,他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妈妈和妹妹看病。但又担心母亲生气,所以从未当面提过这个想法。江会的小女儿今年九岁了,这个本应有着快乐童年的小女孩眼睛里却有着一份异于其他孩童的早熟和懂事,在现场,这个稚嫩的童声为母亲祈求一份生命的希望,令在场的很多人都难忍情绪,留下了同情的泪水。
(现场计票)
(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救助审核办公室尹树静主任为全免患者颁发救助基金)
(为表感谢,全家人激动地跪了下来)
康复患者分享
“曾经有无数个夜晚,我也曾起了轻生的念头,可是看到床上酣睡的娃,我告诉自己,如果我不在了,孩子就得流浪街头了,为了女儿,我也要活下去……”来自邢台广宗县的张保真今年46岁,说起他这四十余载的生命历程,也可谓令人唏嘘不已。曾是一名民办教师的张保真,患病前是一位颇具书生意气的读书人,喜读书,爱书法,孕育桃李,更令人羡慕的是,他还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然而疾病的打击让这一切都化为了泡影,两度患病,两次离婚,病痛的折磨加上精神的打击让这位曾经挥斥方遒的读书人再次陷入绝望。就在这时,新肝行动犹如一阵春风吹进了张保真的生命,2017年5月份张大哥获得了新肝行动全免救助名额。在我院接受肝脏再造手术后,肝脏右叶斜径涨了一厘米,脾脏回缩明显,大肚子腹水也消失不见了。谈到治疗效果时,张大哥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我是家里的顶梁柱,我不能倒下,不能让孩子流离失所。”来自甘肃岷县的卢志安今年43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上有老,下有小,妻子身有残疾,一家老小的生活重担全都压在了他身上。生活本就不易,奈何病魔来袭。2015年卢志安发现肝硬化,并伴有严重的腹水和四次消化道出血。他跑遍了北京、甘肃和内蒙古多家医院,得到的都是同一个答复:除了换肝,别无他法。换肝,这对于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判了他死刑,可是为了妻子,儿女和父母,他不想放弃也不能放弃。在他走投无路的时候,他来到了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医院并有幸获得了新肝行动全免患者救助名额。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很快卢志安的病情就出现了好转,脸色也由刚入院时黑黄转为有光泽的健康肤色了,这一切都让卢志安一家人打心眼里高兴。
张翠莲(化名),来自山西,患肝硬化多年,幸运的是,她在当地检查出肝硬化后,就第一时间来到了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医院,在接受了医院的肝脏再造术之后,张大姐肝硬化没有了,现在只是一个轻微的肝损伤。同时张大姐还告诫大家:有病一定要及时治疗,但是选对医院也很重要。作为专业的肝病医院,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医院是真的能治病治好病,我今天站在这里分享就是希望大家能尽早的得到救治,少走冤枉路。
没有炫耀的舞台,没有华丽的语言,但是他们的讲述真真切切,他们面对疾病、战胜病魔时乐观勇敢的精神,感染和激励了每一位参会者:只要你自己不倒下,就没人能让你倒下。只要你自己不认输,就没人能打败你。
(河北省红十字基金会医院闫卓儒副院长精彩肝病知识讲座)
(新媒体责编:z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