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治乱穿马路要用好新技术

    近日,几则关于乱穿马路的新闻颇为引人注目:兰州向这种行为宣战,四个月共处罚3万多人次;济南也对这种行为予以严查,闯红灯者将被罚戴帽、持旗参加交通志愿者体验。

    面对乱穿马路这一沉疴,两种方法都算不上“新药”。近几年,很多城市对这一街头陋习高调治理,为此各显神通。总结其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其一,罚。重罚之下,必少莽夫,从罚钱、罚念交规、罚站到罚戴帽子、穿绿马甲等,花样翻新。其二,引导。有的协管员配备喊话器,有地方还有志愿者跳起“等灯舞”,来转移行人的注意力……此外,还有“神器”。近日,深圳交警试点智能行人过街系统,在斑马线前设置闸门,红灯一亮闸门关闭,想过都过不去。

    乱穿马路属违法行为,整治很有必要。但这些方法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代价过大。比如执法,受限于人力物力,执法很难全面和持久;比如神器,一个系统运用语音、人脸识别等技术,成本可想而知,要广泛普及实在破费。

    当然,治理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更多耐心,尤其要对症下药、多管齐下。针对法不责众心理,执法能起到警示作用;对于路的问题,信号灯优先保障行人的路权、针对需求设置天桥通道等必不可少;此外,针对意识观念,教育、引导也需要新花样。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直到经历过惊魂一刻才会小心翼翼;有些人至今以为交规是用来约束机动车的,不关行人的事……在引导方面,近日法国巴黎街头推出广告——行人闯红灯时,旁边的广告牌会模拟急刹车的声音,还会把你惊恐的样子拍下来,放在大屏幕上。这样的引导入脑入心,新奇有趣,给人提供了治理新思路。(夏振彬)

    (新媒体责编:zs1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