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亚马逊与纽约“分手” 你要傲娇就不要怪我走

    阿灵顿和亚马逊联姻,长舒一口气的,也许不是亚马逊,而是很多阿灵顿人。

    上个月情人节,电商巨头亚马逊宣布和纽约“分手”,不再考虑将第二总部落户在皇后区。一个多月后,弗吉尼亚州的阿灵顿县就给亚马逊送去“订婚彩礼”——价值约5100万美元的税收优惠。数额不算大,但礼轻情义重,这笔钱是阿灵顿和亚马逊联姻的见证。

    阿灵顿政府的心情可以想见:亚马逊的落户,将给当地提供5万个工作岗位,未来20年将创造500亿美元税收。对于这个以国家公墓闻名、地段不算特别好的地方,亚马逊的来临,无异于财神爷宠幸。按照此前的计划,阿灵顿县只能分到亚马逊第二总部的一半,如今亚马逊和纽约闹掰,阿灵顿独享其利。

    纽约与亚马逊“分手”

    去年11月,亚马逊CEO贝索斯宣布亚马逊将建设第二总部,全美两百多个城市兴奋不已。有媒体说,它们像等待“选美”一样等待贝索斯的挑选。为赢得这桩婚姻,各个城市自带“嫁妆”。纽约就宣布了30亿美元税收计划,市长和州长一起出来站台。州长开玩笑说,亚马逊愿意来,我就愿意跟它姓。

    贝索斯后来选中了纽约和阿灵顿,这和区位优势不无关系。纽约是全美第一大城市,是美国的消费中心,有充足的人才储备。阿灵顿虽是小城市,离华盛顿却很近,适合亚马逊这种经常和政府打交道的巨头落户。

    但当贝索斯宣布亚马逊第二总部花落纽约和阿灵顿后,在坊间激起的却不是狂喜,而是愤怒和抗议——这种愤怒主要来自平民和底层。

    原因很简单。亚马逊来了,会带来大量高薪就业机会,有钱人一多,城市就要翻新升级——皇后区也就不再适合穷人居住了。

    部分知识分子同情底层民众,他们把大公司主导城市翻新升级称为“士绅化”。摩天大楼和商业区建起来后,城市就会变得呆板冷酷,缺乏人情味,社区消失了,摊贩没有了,原来规模各异的咖啡馆小餐馆,被千篇一律的星巴克和麦当劳所取代。与之俱来的,就是不适合穷人生存了。于是,他们联合起来,抵制亚马逊入驻。

    亚马逊一开始还想着谈判妥协,比如,打算出资500万美元,在当地建一个职业培训中心,专门为低收入低教育人群提供职业培训。

    但退让并未换来认同。来自纽约州选区、炙手可热的民主党政治新星奥卡西奥·科尔特斯,就公开站出来谴责,说亚马逊落户纽约会让民众流离失所。亚马逊见势不妙,于是很快发表声明,考虑从纽约州撤离。

    亚马逊出走让市长和州长大为尴尬,他们甚至也站出来谴责说,亚马逊这是在“滥用企业权力”,对劳动者构成了伤害。这么一来,亚马逊自然去意已决。

    纽约人后悔了

    在我看来,这一场“分手”戏码完全是一出闹剧。对纽约的经济发展而言,是一场悲剧——纽约被少数人绑架,错失了一次发展良机。

    大公司入驻,相当于本地生产力水平提升。就业岗位会增加,工资水平也会提高。公司可能不会雇用本地劳动者,但高薪岗位会刺激消费,带动相关就业。低学历者可能无法进入亚马逊公司,却很可能承接大公司外溢的工作机会。就业增加,城市会更有活力,对谁都有好处。

    房租上涨的确是链式反应的一环。但正常市场反应是增加住房供给,以容纳更多人。纽约租房市场之所以有明显的挤压效应,很重要的原因是:住房供给被控制——纽约州是全美国住房管制最厉害的地区,房租也受到管制。

    纽约州人不明白这些道理吗?也许并不是。穷人抗议很正常,为何不见有人站出来支持亚马逊呢?我想,很重要的原因是敲竹杠。

    没想到的是,亚马逊不吃这一套,选在情人节这一天提分手。

    恋爱的时候,双方都要克制。如果一方步步紧逼,就很可能面临鸡飞蛋打、煮熟的鸭子飞上天的尴尬场面。这一次轮到纽约人后悔。除民调显示67%的纽约人反对亚马逊离开,还有个表现是:奥卡西奥·科尔特斯的支持率正在下跌。38%的受访者认为她在该事件中扮演了“恶棍”角色,只有12%的人认为她是“英雄”。

    受纽约风波的影响,这次阿灵顿官方欢迎亚马逊入驻,就显得格外积极热情。3月19日,当地议会审议给予亚马逊5000多万美元税收优惠时,外面的抗议声不断,投票还是取得5:0的结果。这时候长舒一口气的,也许不是亚马逊,而是很多阿灵顿人。

    (新媒体责编:news1166)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