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深度

    “光盘行动”4年 剩菜剩饭仍难免

    昨日,清华大学清芬园食堂,工作人员正在清理餐盘,有学生因“量太多”等存在剩菜剩饭问题。新京报记者 李强 摄

    2013年初,为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光盘行动”在全国推行,倡导市民打包剩饭,“光盘”离开,各大高校、餐馆纷纷响应。

    近日,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联合天津、河北等相关协会,再发“光盘”倡议。活动倡导餐厅摆放“适量点餐,剩餐打包”的提示牌或宣传画,提供免费打包服务,并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剩餐打包,有条件的企业提供“小份菜”。

    4年来,北京“光盘行动”成效如何?近日,新京报记者探访北京餐饮门店及高校食堂十余处,发现大多市民都能做到适量点餐,离座后盘中剩余一成左右菜品,尽量光盘。但也不排除因“量太多”、“口味不合适”等,存在剩菜剩饭问题。

    体验1餐饮店

    有火锅店一天剩120升食物

    24日中午,崇文门附近商场里的各类餐饮店,顾客越来越多,有些店门前还排起近十米的长队。

    12时许,新辣道鱼火锅店,堂内座位已满。顾客多是三两结伴而坐,桌子上除一口鸳鸯鱼锅外,还至少添有两三道荤菜和一盘自选蔬菜。

    第一次来这里吃饭的孙女士,和同伴坐在靠窗位置。两人点了两小份的荤菜和自助蔬菜。“不知道他们家菜量多少,不够可以再点。”她说。

    火锅店里,墙上贴有两处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的标语。自助蔬菜区,也立有勤拿少取的提示牌。

    大堂经理介绍,为防止食物浪费,自助取用蔬菜的盘子都是直径十厘米、深五六厘米的圆盘,每桌限放两个。如果消费者点的菜量过多,在结账离开后,可以打包带走锅内煮好的食物。

    约40分钟后,不少顾客吃完离开,却无人打包,饭桌大多只剩下少量蔬菜。“没有点太多,剩了点菜,也算是光盘吧。”孙女士说,以往点菜,通常都能吃完,如果有剩,“就先挑价格贵的吃完。”

    整理餐桌的店员表示,顾客大多能做到光盘,也有一些会剩一成左右。“除去汤汁,每天剩菜累计有一个120L容积的桶。”经理说。

    在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店,顾客餐盘里多是一份汉堡、小食加饮品。吃完后,几乎没有剩余。清扫的员工表示,顾客通常参照标准套餐点餐,分量差不了很多,可以吃完。

    “也有一些顾客点完早餐套餐,只喝咖啡,其他的只能扔掉。”一位麦当劳的员工透露,因为与单点一杯咖啡相比,套餐价格更优惠。而剩下的食物只能当垃圾扔掉,有些浪费。

    相比快餐店标准化分量,部分中餐馆则相对不固定。光明路一家湘菜馆,每份菜以“例”为单位,“每盘菜的分量都不一样,不好说。”店员说,点菜时,会向顾客给出参考意见。

    大堂里有3位顾客坐在一起,桌上摆有7盘菜。吃罢,其中3盘剩有约一半菜量。正在整理餐桌的店员表示,有些顾客因为菜太辣或量多而剩菜,“剩下的只能扔掉,第二天有人来收,也有很多人会打包带走。”

    ■背景

    我国每年浪费1700多万吨食物

    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课题组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全球每年食物浪费可达13亿吨,由此造成的损失在发达国家约为6800亿美元,发展中国家为3100亿美元。

    北京市餐饮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考虑到存在的食品浪费问题,联合天津、河北等相关协会,发出“绿色餐饮、光盘行动”的倡议。活动倡导在餐厅摆放“适量点餐,剩餐打包”的提示牌或宣传画,提醒消费者适量点餐;提供免费打包服务,引导消费者剩餐打包;有条件的企业提供“小份菜”,积极开展外卖和就近送餐服务。

    “比如便宜坊,作为行业会员,推出顾客光盘就打九折的优惠活动。”上述负责人说。便宜坊(幸福大街店)经理赵彬也表示,自2013年首提光盘行动以来,就实行这项活动。“还是能激起顾客光盘的积极性,不少顾客享受到优惠。”

    体验2高校食堂

    剩菜多因“量多”、“不合口味”

    “光盘行动,有你有我。”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浪费不以量小而为之,节约不以微小而不为。”

    北京大学农园食堂里,墙壁上、取菜口、餐桌上,上述倡导节约的宣传标语随处可见。24日17时许,食堂里的人渐渐增多。用餐的人大多一份主食,两份配菜。因天气较热,有些还会再加份水果。

    该食堂一楼有多个餐具回收点。每个回收点都有一个书桌大小的操作平台,下设大号垃圾桶。同时配有两名工作人员,整理分装送来的餐具。

    其中一个餐具回收点,20分钟内有近30人用餐完毕,送来餐具。其中,大部分人都只剩些汤水或者红辣椒等配料。但也有2人,餐盘中的剩菜剩饭较多。

    “一个菜不太新鲜,还有一个菜有点凉了。”张同学说,趁着周末,弟弟来学校看她,晚上就在学校食堂一起吃饭。通常食堂的菜量较为合适,一份饭、两份菜都能够吃完。

    与往常相比,这次她额外又多拿了两盘菜。但在吃的过程中发现,菜的味道和口感与想象得不一样。

    在食堂工作近一年的李女士说,每次回收餐具时发现剩菜剩饭,“有时候多,有时候少。”有时候自己看不过去,也会说几句。“然后他们就会说,天太热吃不下之类的。”

    清华大学清芬园二楼,风味小吃是其特色,有大盘的西北风味、麻辣香锅等。临近19时食堂关门,餐厅里仍有很多用餐的学生。

    靠近餐厅入口有一处回收窗口,学生们陆续将用餐过后的餐具放在窗口平台。半碗馄饨、半盘米饭……对于没有吃掉的饭菜,有同学解释为“过敏,菜太辣了”,有的表示“量有点多,吃不掉。”

    包括记者随机探访的北京师范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和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情况与上述类似。其中,北京邮电大学一食堂的工作人员表示,食堂里的剩菜剩饭也不会很多,正常工作日的时候每天有三桶。周末因为食堂就餐人数少,每天在一桶半左右。而剩下的饭菜,都会有统一的工作人员负责回收处理。

    ■建议

    餐厨垃圾可用堆肥方法处理

    倡导“光盘”,但实际上难免会剩菜。环境研究专家、北京零废弃发起人毛达指出,目前餐馆的剩菜剩饭尚有经济价值,通过卖给小作坊,经过处理后作为泔水喂养牲畜。而家庭的厨余垃圾则多作为生活垃圾,进行填埋。

    如何环保处理剩菜剩饭?毛达讲述自己三年前便在家实施堆肥。“购买一个几十元的堆肥桶,将菜叶、果皮等厨余放入桶中”。他介绍,每次加厨余垃圾时,向堆肥中心挖个约半米深的小洞,将垃圾放入,再将洞填平,插个小旗子做标记,下次放时换个位置。当不需要再放食物残渣时,就让堆肥静置发酵,4到8个月左右就可完成。

    “若堆肥过程中出现臭味,是因为没有创造出好的有氧环境”。另一位环保人士建议,根据堆肥的温度、湿度情况及时地翻堆肥,让空气流通,创造有氧环境。

    毛达表示,堆肥的处理方法能解决家中大部分餐厨垃圾,目前,他正在将此方法向学校推广。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