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正阳门下,邂逅开往老北京的火车

    人民交通杂志讯(本刊记者 / 白晓娜)前门大街东南角,一幢风格典雅、充满异域风情的欧式建筑,好像与周围的“中国味儿”格格不入,这就是中国铁道博物馆。虽然这里的文物颇多,但最珍贵的并不在橱窗的展品中,而是这个博物馆本身,它是北京前门老火车站--“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也称前门站、北京站、北平站、北平东站”等)。

    检查预约码、扫健康宝、测体温,从因为疫情到两会,种种原因,一波三折,今日终于走进了正阳门铁道博物馆。

    它就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者,在北京城最繁华的地段,静静地注视着一切;它把自已经历过的往事,讲述给年轻一辈,让更多人感受时代的变迁,触摸历史的厚重。曾有人说,一座城市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就暗含在它的火车站里。在中国,尤其如此从而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车站的它,里面似乎蕴含了中国所有城市的性格。这里可以窥探众生百态,从这里可以感受人间烟火,从这里可以看到悲欢离合。这里也是很多故事的开端,很多故事的结束。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里依然是记忆时光、故事和情感的地方。而前门火车站,作为一个重要的历史舞台,以它的沉默记录着中国近代史上的种种传奇故事。

    其实,原来的它自然也是见过世面的。

    它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是北京第一个火车站,也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火车站。

    几乎所有来过北京的各界人物和平民乘客都是从正阳门车站进出这座古城的。

    1912年、1924年孙中山曾两次抵京,都是在东车站下车的。第一次是在1912年8月24日,孙中山来北京与袁世凯共商南北统一大事;1924年孙中山扶病北上,李大钊和10万民众也是到此迎接,盛况空前,同年,孙先生病逝,其灵车又一次由正阳门东车站南返浦口;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在这里亲自迎接国母宋庆龄进京;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也由此启程,首次对苏联进行国事访问;金日成、胡志明造访中国,都是从这里开始社会主义兄弟的友谊之旅;抗美援朝志愿军的英雄代表们从这里凯旋,周总理亲自到车站迎接……

    一桩桩一件件,历经清朝、民国与新中国,各方人马在这正阳门火车站的月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正阳门火车站所见证的足足是一部中国近代史。1959年9月15日,它为中国铁路运输效力了半个多世纪后落下帷幕。

    上世纪90年代,铁路拓展多种经营,拆除剧场,改造内部。老车站先后被改建成“老车站商城”和“电讯市场”。直到2004年,前门火车站被划定为文物保护单位,老车站原貌才得以恢复。2007年,原铁道部和北京市政府共同研讨决定,将正阳门东车站改建为铁道博物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10月23日,这座古老的火车站终以崭新的角色和面貌——中国铁道博物馆正阳门展馆呈现在世人面前并正式对外开放。

    而如今的它,一座渐已死去的建筑在艺术中又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周围的人大都是家长带着孩子来的,我和朋友二人到显得有点突兀。不过很快就沉浸在各种展品之中。

    从一楼到三楼,从蹒跚起步、步履维艰、奋发图强到阔步前行的中国铁道发展史。“0号”蒸汽机车、龙号机车复制品、青砖、磁石电话、老式自动车钩、古老的火车票、字码、印刷机、电力机车每一件展品,每一张丰富、翔实的图片史料,每一部分先进的展陈技术和手段,生动和系统地展示了中国铁路从无到有、从落后到先进的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可谓是全面了解中国铁路历史文化和科技发展的殿堂。

    走过三楼的照片展示墙,一组展品吸引了很多人的观看。“武汉火车站封条原件”“布满签名和红指印的客运车站人员请战书”“陆军军医大学抽组泰康同济医院医疗队对武汉铁路局的感谢信”……基辛格说:“中国人一直都是幸运的,他们总是被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虽然现在疫情已经得到控制,但看到这些依然会想起国人共同度过的艰难时光。

    忽然想起穿越时空的对话:

    --“百年之后,中国可好?”

    --“山河犹在,国泰民安。”

    --“再过几十年,有人还记得我们吗?”

    --“会”

    任何的史书都无法带后人来到已经消失的世界,任何的博物馆都无法让人亲身经历展品背后的故事,但仍然不能阻止我们为五千年的灿烂历史自豪。

    从三楼下来,朋友想再拍一张詹天佑的照片,我们又回到了刚刚进来的起点周围。

    “这是詹天佑先生,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他为我们中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你长大了也要像他一样,做一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穿素色连衣裙的女士,指着墙上“詹天佑与耶鲁大学毕业班的合影”对身边的孩子说。而身边的小男孩四懂非懂点了点头,“妈妈,我以后一定也要成为和他一样的人。”

    他们满好奇,对未来充满憧憬,物换星移几度秋,如今的时代已经不是过去的时代,这个时代已经不是遍地狼烟,人人处于水深火热,但中国人刻在骨子里的血脉还是当年的血脉。吾辈必当勤勉,持书仗剑耀中华。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