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色寨站 刘昊亮/摄
芷村站 刘昊亮/摄
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 刘昊亮/摄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在云南,在党的领导下,发端于111年前的滇越铁路,孕育了云南革命的自强道路,见证了前辈先烈的悲壮史诗,锻造了工人阶级的新生力量,更改变了一座座沿线小城的命运和走向。
“今年截至6月30日,我们已经接待了省内28家单位、2571人次红色游团体旅客,收到的反响都很好。”李焱是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开远车务段蒙自站的站长,今年上半年,随着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不断临近,各种庆祝活动、主题党日活动如火如荼展开,开远车务段围绕蒙自红色历史,主动出击,以昆玉河铁路沿线城市为依托,规划短途游线路,面向全省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学校推出了芷村—查尼皮—西南联大红色游方案,短小精悍、内涵丰富的线路设计满足了不同人群需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目光,蒙自的红色“名片”影响力也随着复兴号“绿巨人”传到了更远的地方。
谈到云南革命,芷村镇查尼皮村是绕不开的话题。驱车40分钟,就能从准轨昆玉河铁路蒙自站来到百年米轨滇越铁路芷村站,如今的芷村草木幽幽、宁静淡然,偶尔能看见老人在青石板站台上慢慢踱着步子,但这里曾是滇越铁路上的一等站,也是云南第一个铁路党支部的诞生地。
步入站区,一株香樟树拔地而起直入云霄,绿荫层层叠叠,甚是惹眼。据当地老人说,这棵树是当年建盖站舍时栽下的,如今沧海桑田,大树却早已亭亭如盖。树旁的淡黄色二层小楼是车站站舍,和蒙自站钢筋玻璃混凝土搭建的站房不同,建于1909年的芷村站站舍黄墙红瓦,深绿色的窗框斑驳皲裂,地面大块青石以“工”字形铺贴,棱角被一代代铁路人踏平磨滑,显出油润饱满的质感,历经风雨,依旧保留着百年前的法式风格。树旁的花岗岩纪念碑上,简短的一行字“滇越铁路迷拉地车站革命活动据点”,记录了云南早期革命最耀眼的高光时刻。
滇越铁路通车11年后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为在黑暗中求索的中华儿女打开了思想的窗户。1926年末至1927年初,中共云南籍党员李鑫、王德三被相继派往云南,扩充党的组织力量。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爆发后,全国形势突然逆转,中共云南地下党组织也遭到了严重破坏,按照八七会议精神要求,云南党组织工作重点转向工人运动。同年12月,党员刘林元被派往迷拉地站(今芷村站)开展工作。1928年6月,滇越、个碧铁路工人代表在阿迷站(今开远站)召开会议并成立了云南省铁路总工会,刘林元当选为主席。同年7月,云南铁路第一个党支部——迷拉地党支部正式成立,自此,云南工人运动终于有了党的领导。此后云南多地铁路发生的运动和罢工,领导人员大多数来自该党支部。
从芷村站出来,沿新建的柏油道路蜿蜒行走,路两旁的各色鲜花竞相开放,穿过三四个岔口,眼前便豁然开朗,三层门坊中央的牌匾说明了此地的重要性:中共云南一大会址查尼皮。
查尼皮,深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芷村镇的深山密林中,距离芷村站不到20公里,颇为隐秘。
1928年,按照《中央致云南临委的信》中指示,党中央结合云南斗争实际,要求省内地方党组织召开一次扩大会议,产生5至7人的临时省委。刘林元熟悉芷村周边情况,加之当时滇越铁路通达省会昆明,交通最为便利,如若发生意外,人员隐蔽、转移速度也快,便将芷村镇边的查尼皮村推荐给云南省临委,作为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地。
沿查尼皮红色教育基地的台阶拾级而上,三步五步便能看到路旁关于云南革命的系列介绍文字,半山腰新建的巨大浮雕正面,镌刻着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17位代表的参会情景。红旗猎猎、松柏掩映,绕过山脊处突出的崖岩,一座茅屋静静矗立,正是当年中国共产党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的地方。
2017年初,查尼皮被评为首批“中国红色地标”全国10家红色旅游景区和教育基地之一,每年接待各地参观学习游客达15万人次以上。
与芷村、查尼皮金戈铁马的红色烽火不同,坐落在蒙自城中南湖公园湖畔的西南联合大学文法学院旧址显现的是另一种知识救国、科学救国的人文思考。
西南联大文法学院旧址是座法式二层小楼,呈“L”型布局,扩出了中心的庭院,院中三角形校徽上书“联大”二字,三角形从中心向外等分为3份,分别代表清华、北大和南开3座中国高等学府。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枪声响彻中国,数千公里之遥的蒙自也受到震动。1938年,为躲避日军战火,培养国之希望,由清华、北大、南开大学组成的临时大学决定将校舍迁往距离前线较远且有铁路通达的昆明,被后世称作“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自此诞生。
由于昆明校舍不足,几经思考,西南联大文法学院暂迁蒙自,小城骤然间满座衣冠。一流的学生,一流的教授,他们是闻一多、朱自清、陈寅恪、冯友兰、陈岱孙、沈从文、钱穆、吴宓、郑天挺、刘文典、傅斯年、潘光旦、金岳霖……几乎云集了当年中国近半文化大师。
联大的到来,不仅改变了蒙自的人文气象,也深刻影响了中国未来的发展走向。西南联大校友中,2人获得诺贝尔奖,5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8位“两弹一星”元勋,170多人当选“两院”院士,其地位和影响力在中国教育史上无出其右者。
如今,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岁月,先辈们前仆后继换来了今日中国之璀璨辉煌。当年云南铁路革命活动的历程,成就了眼下的红色旅游热,提醒着人们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红色景点介绍:
●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会会址:
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芷村镇查尼皮村,在这里可以回望中共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光辉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
●碧色寨站
曾是近代云南最繁忙最热闹的车站,是云南铁路工人最集中的地方,还是电影《芳华》的取景地。
●芷村站
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市东南方的芷村镇,原名迷拉地(少数民族语言音译)站,曾是滇越铁路上的一等站。
●西南联大文法学院旧址
抗日战争期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迁至云南,其中文法学院曾设在滇南重镇蒙自。
(新媒体责编:xmtqyd)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