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范工地文明施工的同时让垃圾分类“不留死角”,近日,苏州市高新区浒墅关经开综合行政执法局从源头管控、部门联动、严格执法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辖区在建工地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全面营造干净、舒适、整洁的市容环境。
源头管控,强化绿色投放意识
“垃圾分类刚开始觉得是有些繁琐,通过你们悉心的指导,现在正确投放也变得简单了。”“我们安排了专人负责垃圾分类工作,每天在特定时间段进行了桶边督导,工人们自觉分类的习惯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近日在浒墅关桑园路的一处建筑工地,相关负责人向综合执法队员介绍工地生活垃圾分类情况的一幕。
连日来,浒墅关经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针对工地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清运等环节开展了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查看了在建工地垃圾分类收集容器是否齐全、相关宣传、指示标志有无破损或缺失、分类投放是否准确,是否落实每日消杀等,对落实不到位的相关责任人现场进行约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责令整改,并依法查处了多起未按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的行为。同时,综合执法队员还向建筑工人普及垃圾分类知识以及相关管理条例的条款进行解读,进一步提高工人垃圾分类知识知晓率、参与率、准确率。
多方联动,凝聚执法合力
通过定期展开“清、查、疏”相结合执法检查和专项整治行动,着重打击无证运输处置建筑垃圾、偷倒乱倒、运输车辆扬尘带泥行驶、擅自设置收纳处置场所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积极联动交警等部门,对建筑垃圾运输车辆超载超限、不规范运输渣土、偷倒乱倒等违法行为进行一查到底,绝不姑息。
抓重治难,智慧监管提升效能
依托集成指挥中心智慧监管平台与工地出入口抓拍系统进行“双联监控”,通过在重点路段和施工现场设置卡口,利用无人机对重点施工区域、建筑垃圾排放点位实行全方位巡查,加大夜间、节假日等特殊时段的巡查力度,重拳打击偏僻区域、闲置地块等监控盲区的偷倒乱倒行为;并积极动员周边群众对大夜施工、噪音扰民等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举报,进而形成人人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张世举)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