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近年来,山东冠县清泉街道坚决贯彻落实上级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部署要求,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形式,按照“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动员和激励广大农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让群众既是文明实践的参与者,又成为文明实践的享受者,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取得成效。
一、统筹资源,多措并举打造文明实践阵地
深入推进“党群服务+文明实践”综合体建设,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体系,投入50余万元高标准建设实践所1处、实践站22处,实现了各村庄(社区)文明实践阵地全覆盖。整合多部门资源,在实践所设立党员活动室、科普馆、百姓讲堂、心理咨询室、图书阅览室等功能室;在各实践站建设文明一条街、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功能活动室、新时代文明实践家庭站,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志愿服务,努力实现党建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同心同向、同频共振、同步而行,着力打造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载体平台。
二、立足需求,凝聚力量强化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以服务辖区居民为出发点,组建了以机关党员干部为班底、科级干部任队长、年轻公务员任联络员的5支169人的实践所志愿服务队伍,注册了以村党支部书记、村两委干部为队长的66支1800余人的实践站志愿服务队,围绕电影、图书、表演、宣讲、人气向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聚集,积极开展教育科普、文化服务、文体活动、培训讲座等各类志愿服务。今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800余场,参与志愿者12000余人次,为辖区群众宣传了思想政策,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培育了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真正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三、挖掘特色,因地制宜加强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建设
清泉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统筹各群团组织和相关职能部门资源,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着眼满足群众个性化、差异化需求,有针对性地培育了“情暖清泉”、“听您‘清’诉”、“清尽泉力”等8个特色志愿服务项目。项目培育牢牢把握基层群众的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增强活动的实用性和感染力,在活动中将党的政策理论学习好、传播好、践行好,助力街道精神文明发展、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
下一步,清泉街道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建立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完善志愿者登记注册、激励嘉许等制度,增强动力、激发活力,吸引更多志愿者扎根农村、服务基层。
(新媒体责编:caizhuo)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