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十堰市丹江口水库是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也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一直以来,湖北交投鄂西北运营公司切实担负起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责任和历史重任,以全域力量守牢水环境安全底线。
以责任为导向,全盘谋划“守水护水”路线图
十堰市位于秦巴山区汉水谷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区,全域2489条河流形成树状水系,流入汉江汇入丹江口库区。作为域内650余公里高速公路的“大管家”,湖北交投鄂西北运营公司在做好道路运营管理的同时,积极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配合十堰探索“两山实践”样板、打造全国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重任,把守护水安全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创建“山水红盟”党建文化品牌,在沿线站所成立35支“小水滴”志愿服务队,全面扛起当好忠诚“守井人”的国企担当。
十堰市作为南水北调核心水源涵养区和保护区,既要抓环保又要求发展,旅游业被认为是“无烟工业”,为守护一库清水,十堰依托“仙山、碧水、汽车城”三张世界级名片,近年来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为此,鄂西北运营公司在发挥交通保障基本盘作用的同时,主动谋划,与市文旅局签订“畅美山水城、畅行鄂西北”交旅融合共建协议,与沿线90余家A级旅游景区组建交旅融合发展共同体,直接推动吃、住、行、购、游、娱等要素行业的关联性、立体式融合,有力促进了绿色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民生先行。鄂西北运营公司以服务司乘出行、服务驻地发展为己任,积极搭建“云鹊”直播平台,通过“路况直播”“直播助农”“文旅推荐”等方式,成为司乘朋友出行的“贴身管家”、农民增收创效的“鹊桥红娘”。该公司累计发布“高速带你去旅游”系列微信推文、短视频合计300余条,间接带动十堰地区的文旅、商贸大发展,为2023年赴堰游客、旅游总收入分别增长20%和7.6%,2024年两项指标均增长超过15%贡献了国企力量。
十堰市郧阳区安阳镇位于汉江河谷,这里盛产安阳香米,却为销路发愁,鄂西北运营公司“云鹊”直播团队现场入驻,以遍布全国16个省市近20万粉丝的影响力,通过“稻田边的直播”进行助农帮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安阳香米逐步冲出十堰、辐射周边,售价由原来0.8元/斤涨至现今的5元/斤,累计订购量近100万斤。安阳镇李营村赵书记激动地表示,“非常感谢鄂西北运营公司的志愿者们,帮助我们解决了大米销售问题,打开了市场、打响了牌子。特别是你们致力于守护南水北调库区水公益宣传也带给了我们很大启发,如今,不仅大米不愁销路,相应的还带动了田间养鸭除虫、秸秆制碳二次利用等相关衍生产业,下一步我们还计划开展鱼稻共生试验田,打造绿色农业,形成安阳大米全生态产业链闭环,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明显的生态效益,为守护一库碧水做贡献”。
“一粒米的故事”仅仅只是鄂西北扛起国企担当,展现国企作为的一个缩影。为民而来、如民所愿的高速路正如同城市血脉一般带动地方经济蓬勃向兴,公司高速沿线越来越多的景区、特产正通过高速平台走出村庄、走向全国,既要保护又要发展的课题在这一刻得到了深刻诠释。
以践行为主线,全域汇聚“守水护水”正能量
鄂西北高速点多线长,覆盖十堰市区及4县1市40余个乡镇,道路主体多处于山区谷地,溪流众多,环保要求高。为此,鄂西北运营公司汇聚全域力量,沿线33个“小水滴”志愿服务队聚力前行共同做好守水护水大文章。
同饮一江水,共护生态美。一直以来,鄂西北运营公司高度重视生态环保工作,积极号召所辖各单位利用主题党日、员工大会及专题研讨会等契机,深入学习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公司“小水滴”志愿服务队依照地域分工,通过开展路域环境治理,积极传递守水护水正能量,常态化深入驻地水域沿岸开展巡河活动,以‘小河净’保‘大河清’。在旅游景点、村镇、社区等地,多批次开展库区、河道、边沟白色垃圾清理。以多种宣传形式增强群众的生态环保理念,切实提高沿线村民生态环保意识,倡导“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环境理念,以爱水、护水行动共同缔造美丽家园。同时,在收费站引入智能污水处理系统,通过自动化控制、智能监测和精准处理,快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实现了对污水的高效净化处理,提高中水回用率,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环境效益。
据了解,该公司所辖G70福银高速、S77十淅高速临近丹江口水库核心水源区,涉及跨江大桥4座,生态环保要求极严。作为南水北调源头“守井人”,公司更将生态环保理念融入其中,加快“四新”技术在桥涵养护中的推广应用进程,建设桥面排水和污水收集沉淀系统,开展路面废旧材料再生利用,推进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和绿化景观提升专项行动。通过在十土、十淅、十漫、十房等重点水源保护路段设置“水源保护区”标识标牌、引入环保型融雪剂、在十淅全段禁止危化品车辆上站、在汉江大桥开展危化品车辆事故应急救援综合演练等举措,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着力推动道路养护全过程绿色低碳。
为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鄂西北运营公司谋划在凉水河管理所建设“安全环保教育基地”。2024年4月,“基地”建成并正式开放,同年5月获批成为“丹江口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6月又被丹江口市评为“应急安全教育基地”,基地开放以来获得了行业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成为面向社会开放的专业化、智能化、沉浸式、互动式的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为企业本质安全和“一江清水永续北上”保驾护航。
以共建为核心,全力构建“守水护水”新格局
鄂西北运营公司充分发挥地处鄂豫陕毗邻地区的区位优势,以地企共建和省际联动联建为依托,共筑秦巴山区守水护水环保安全大屏障。
在沿线650余公里高速公路上,路域环境整治专项治理正如火如荼。公司六个综合巡检办通过“精修细补”推动路容路貌提档升级,以环境治理“零死角”专项行动,确保道路整洁美观;在竹山和土关垭管理所,发挥地企共建机制合力,与驻地政府部门对接,引入匝道绿化改造、交安设施建设等项目,全面打好路域环境治理“组合拳”,营造了“畅安绿智美”的通行环境;在竹山,鄂西北运营公司与竹山县人民政府联合开展高速公路桥下空间隐患治理,对废弃建筑材料、垃圾、易燃易爆物品进行全面清理,出动人员6800余人次、车辆780余辆,排查桥涵85座,累计清理堆积物75处、19640立方米,在维护高速桥梁安全的同时,有效避免了二次污染流入堵河、汉江水系,形成安全环保共抓、共管、共治的良好成效;在丹江库区,“红源”党总支组织“小水滴”志愿服务队与丹江口市直单位一道开展“守护绿水青山、共建绿色家园”专项植树行动,为一库碧水添“红”加“绿”。
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环保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鄂西北运营公司立足毗邻鄂豫陕区位优势,扎根秦巴山区,以“山水红盟”特色党建品牌为内核,积极“拓圈赋能”,建立“党建共通、理念共融、资源共享”省际联创联建机制,将共抓“大环保”理念融入其中,形成守水护水区域共治力量。该公司与相邻的陕西交控集团白泉、安平分公司,河南交投集团南阳分公司省际兄弟单位组建护水“红盟线”,各方在强化安全共管、信息共享、发展共建的同时,把守水护水、维护汉江流域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共同目标理念,在危化品车辆通行、环保志愿服务、路域环境整治等方面通力合作,确保污水不入河、垃圾不入库。
鄂西北运营公司与相邻省际兄弟单位分别地处十堰、安康、商洛、南阳四市,全部位于南水北调水源涵养区,四地市行政面积达9.3万平方公里,所辖人口1752万人,地域广阔、人口众多,所辖地域大多数处于秦巴山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矛盾较为突出。据查,四市A级旅游景区达到了220家之多,核桃、木耳、香菇、鸡蛋、腊肉等各类山区农副特产种类多、产量大,交旅融合前景广阔,打造高速公路区域发展共同体大有可为。为此,公司发挥国企担当,与省际兄弟单位签订了《省际协作共建框架协议》《“高速+旅游”助力区域经济发展深度合作协议》,各方分别派出直播团队开展联合抖音直播,推介高速周边旅游资源,吸引了大批“粉丝”,有效带动了两地文旅、民生事业发展。通过齐抓共建,如今,省际“节点”已然变为发展“焊点”、环保“接点”,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生活质量提高了,沿线群众自觉维护库区生态、共建美好家园这种追求“美”的环保意识更强了。
党建引领,山水共创,让路不止于路。鄂西北运营公司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以久久为功的绣花精神坚持守水护水、当好忠诚“守井人”,共同铸牢国家生态安全底线,为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贡献交投力量。(图文:金伟忠、王言清)
(新媒体责编:fujia1125)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