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网约公交车“走红”说明了什么?

    作为提升公交服务质量的有效抓手,要善用巧用“互联网+”、大数据、云等科技载体,创新公交管理手段

    下载手机客户端、网络购票、预约出行、一人一座、定点定时,约车流程跟普通“网约车”操作程序颇有几分类似,只是此“车”并非小客车,而是公交车。这就是目前在深圳、宁波等城市悄然兴起的网约公交车。其中在深圳,有的网约公交车平台已有50万注册量,每天通过预约方式通勤的用户接近5万人次。

    “互联网+”背景下的网约公交车走红,实现了多方共赢。对乘客而言,约好时间地点,避免了等车焦虑,两点一线直接到达,一路上有座还能打盹儿,即便票价有所上涨,也在可承受范围内。对公交企业而言,利用空闲车辆开行网约公交车,提高了存量车辆的使用效率,调动了司机的积极性。这种创新性的出行供给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出行中供需信息不对称的难题,提高了公交服务水平,满足了乘客多层次和差异化的出行需求。

     

    正所谓“思路一变天地宽”,公交车用上互联网思维,对补齐城市公交服务短板,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在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交通拥堵挥之不去的背景下,科学规划公交线路、加快公交系统建设、提升公交动态管理水平,才是解决城市居民“行路难”的治本之策。

    城市规划要有科学性又要以人为本,以民生需求为出发点,提前做好公共交通系统的谋篇布局。比如,有些地方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崭新的购物商场建起来了,但人气不旺,原来是商圈附近都没公交或地铁,来去只能驾车。城市建设贪大求快,规划落后。又如,一些城市功能越来越多,分区越来越细化,可能商务区在最东边,居住区却在最西边,如此长的通勤距离,必然要求在“闹城”与“睡城”之间,提前规划好快速公交或者轨道交通路线,保障最大多数人的出行路权,这是提高普通百姓生活幸福感的重要方面。

    作为提升公交服务质量的有效抓手,要善用巧用“互联网+”、大数据、云等科技载体,创新公交管理手段,早日实现智慧出行。既然共享单车与网约车都是依托海量数据对出行用户进行精准画像后决定车辆投放与订单派送,那么公交车辆的组织投放、线路布局也可以用上大数据,哪里是人流热点,哪里就有公交站点。这种打通“最后一公里”、深入城市“毛细血管”的公交布局,不失为缓解出行难的有效办法。在城市社区、景区、商区人流密集区的“微公交”理应早日上线;凭借人工智能,智能调度红绿灯停车系统,最大限度提升车流通过量……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提升了,“出行难”的问题也就缓解了。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从定制公交到网约公交,从直达公交到智慧公交,不论名字如何变换,规划科学、出行方便才是公交系统发展坚持的原则。更加重视用科学的规划、先进的手段来提升公交管理水平,人们出行将更加省心。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