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路这个职业,很辛苦,但是从小看着父辈们顶着星星上路,披着月光回家,虽一身疲乏,却充满快乐,就这样,我们好多年轻人也义务反顾地从事了养路这个行列。”
21年前,从青海省乐都县共和乡克什加村的昝仁增顶替父亲来到青海省黄河源头玛多县境内的青海省黄河沿公路段成为一名养路工,开始了守护国道214线和共玉高速730余公里的雪域“天路”养护任务。23日,他告诉记者,“面对异常艰苦的环境,我没有退缩,我把自己美好的青春留给了公路养护事业,留给了我热爱的这片土地上。”
玛多,藏语意为“黄河源头”,地处青海省南部,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年平均气温零下4摄氏度,属高寒草原气候,一年之中没有四季之分,只有冷暖之别。而黄河沿公路段大部分公路所承担处在玛多县境内,管养路段清水河和野牛沟平均海拔4500米,最高处海拔4824米,辖养路线多为易积雪、结冰路段,自然环境恶劣。
“修路沿、除冰雪、平路面、救援车……公路养护365天,每天都是工作进行时。”今年47岁昝仁增脸上的皮肤被太阳晒的黑黝黝的,尽管辛苦,但总得有人去干。
“晴天一身灰,雨雪天一身泥”是对黄河沿公路段养路工人最贴切的形容。对于这片公路,他们有着最虔诚的信仰:养路、护路、爱路已成为他们一生的座右铭。
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寒来暑往,始终能看到他们奋战在一线的英姿,抢修公路、除雪保畅通。对于这片美丽的草原公路,他们更多的还是眷恋,眷恋脚下的一砂一砾一公里,手上的一铲一锹一人生。
“由于这里海拔高、气温低、空气稀薄,为公路的养护工作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在冬天,辖养共玉高速长石头山、巴颜喀拉山等处易积雪、结冰,影响来往车辆通行,交通运输几近瘫痪,我们就组成突击队铲冰雪、保畅通,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个个手掌上满是磨出的血泡,直到疏通道路为止。”昝仁增说,他和其他养路工人一样,常常以自己是一名养路人而自豪,并用实际行动展示着团队精神和职业道德。
昝仁增说,随着共玉高速的开通,加之国道214线,养护任务也随之加大,由于沿线较长,许多驾驶人员易于疲劳,时常会发生事故,对沿线出现交通事故救援已成为他们工作的常态,虽然经常身上淌着汗水,脚上沾满泥土,但因为辛勤的付出幸福了别人,所以乐在其中、无怨无悔。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