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女儿病危母亲众筹25万元 网友揭家底引骂战

    近日,武鸣的邓女士在水滴筹为病危女儿筹款事件,在网上掀起了一阵舆论风波。7月25日晚,邓女士公开表态要把私家车卖掉,承诺于7月26日将善款全部退还。7月26日,记者多方核实了解到,由于邓女士的车辆还有贷款未还清,办解押手续至少需要3个工作日,以致邓女士当天无法兑现承诺。

    1 调查

    正为车子办理解押 善款退还尚需时日

    7月25日晚,邓女士在水滴筹平台发布动态信息,称7月26日一早就去银行,兑现72小时内退款的承诺。

    面对近日来的舆论风波,邓女士早些时候刻意躲避与外界联系,其中也包括媒体。不过,本报7月25日报道之后,邓女士主动打了本报热线,给记者留下了电话号码,表示有话要说,以还原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

    7月26日,本报记者联系上了邓女士。邓女士在电话中介绍,她家里只有一套房和一辆奥迪车,都已做抵押。“车子还欠6万多元贷款,我们手上的现金只有5万多元。我们计划把车子解押卖掉,把善款给还上”。

    7月26日,事情的进展并没有如邓女士想的那么顺利。她说:“工作人员跟我说,解押需要几个工作日,不可能当天就能办妥。”

    据邓女士介绍,她的车是从广西钜荣汽车销售服务公司购买的,目前也计划卖回给该公司,“他们给出24.6万的价格,差不多可以还上善款”。

    26日上午,记者致电了广西钜荣汽车销售服务公司负责二手车业务的工作人员。该工作人员表示,按照行业内正常流程,解押手续需要10个工作日左右,“如果加急的话,至少也要3个工作日”。

    目前,邓女士已经着手办理解押手续,表示将尽快把车辆卖掉。

    2 回应

    “非常感激爱心人士,想过要全额退还”

    邓女士告诉记者,她家虽然在经营一家粉店,但经济并不宽裕,“家里的经济来源就靠粉店的收入,没有什么积蓄。7月3日,我们赶去成都的时候,只凑到1万多元”。

    7月6日下午,邓女士女儿的病情十分危急,曾停止呼吸,医院下了病危通知书。在邓女士的坚持下,女儿转到重症监护室进行抢救。“当时我们花光了身上的钱,医院估计需要30万元的费用,我们想着就是要变卖家产去凑钱。那个时候急需要钱,我们无计可施。”

    邓女士称,当时有一名病友听到她和爱人的对话,就建议她可以到水滴筹去发起求助。“水滴筹的爱心人士救了我孩子一命,我非常感激。当时我们准备回到武鸣后,再去处理不动产,一定全额退还给好心人。我知道比我们困难的人还有很多”。

    对于这个细节,记者试图找到这名病友进行核实,但目前暂时还未联系上。

    3 感受

    网络暴力比病魔更可怕

    根据医生建议,7月20日下午,邓女士一家回到武鸣,女儿小黄待在家中静养。不过,刚从鬼门关走出来的小黄,此时又掉进了另一个“深渊”。

    “朋友跟我说,女儿在网上闯祸了。”7月22日,邓女士接到朋友电话后,马上翻看了女儿朋友圈信息。她说:“我当时很生气,回到家之后,没收了女儿的手机,直接教训了她一顿。我女儿骂人肯定是不对的,爱心人士看到会心寒,这是我们做父母的教育不够。”

    不过,事情的发酵速度远远出乎邓女士的意料。邓女士说,事情发生之后,她每天接到上百个骚扰电话,有人在电话里恶语攻击,“还有许多人加我微信,发一些黄色图片来侮辱我。后来,我就把手机给关机了”。对于这一切,邓女士起初认为完全是由女儿之前的行为引起的。后来,邓女士翻看女儿的手机才发现,当初一些网友对她女儿的攻击更为暴力、恶毒。

    据小黄介绍,当时匿名网友留言给她,称她是“公交车”“小姐”之类,说她“染上病才进的医院”。“我受不了,就说了那些话,但这是针对那几个攻击我的匿名网友的,我并不想伤害到爱心人士”。

    邓女士坦言,与在医院重症监护室外度日如年的煎熬相比,此次网络筹款风波带给她的伤害更大,“在医院,我看到医生护士在不断努力,在绝望中还能找到一丝希望。陷入网络暴力之中时,我就像掉进一个黑洞里面,无从挣扎,无从反抗,无从申辩”。

    4 说法

    会加强对女儿的道德教育

    事后,小黄也对自己过激的行为十分后悔,并发布了道歉信。邓女士说,网络舆论风波期间,女儿心情低落,整日茶饭不思,一度有轻生的念头。“我们当时很担心孩子会想不开,24小时待在她身边,视线不敢从她身上离开”。

    这几天,随着媒体的介入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得以逐渐清晰。“亲朋好友的鼓励和安慰,让女儿的情绪已经平复了许多。”邓女士说,目前,她出于保护孩子,仍不给女儿与外界联系。

    邓女士表示,如今女儿的身体已经基本痊愈,20天后会回到成都的医院进行复检。“等她身体完全康复,我们会加强对她的道德教育。无论怎么说,她做错事,就要改正,也希望社会能给她一个机会”。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