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层楼高的地下隧道、专送污水的“排污地铁”、17公里的超长深隧。湖北省深层污水传输工程观摩会13日在武汉大东湖污水传输深隧项目召开,来自湖北省各地住建、水务系统的200多名业内人士现场观摩了这个深埋地底的“特种地铁工程”。未来,武汉市近三分之一的污水将通过这条深隧“乘专列”快速送入污水处理厂。
武汉东湖由于地势低洼,周边区域污水自然汇入其中,威胁着武汉市及长江的水生态安全。为此,武汉市经过反复论证后决定,向地下要空间,“让污水处理走地下”。
“排污隧道埋深到地下30到50多米,既能预留地下空间资源,又不影响地面施工建设,可以成为‘百年工程’。”项目设计方、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公司工程师刘开杨说,深隧建成后将开创我国污水深隧处理的先河。
据介绍,大东湖污水传输深隧项目的主隧全长17.5公里,跨越武昌区、洪山区、青山区、东湖风景区等,是目前国内传输流量最大、输送距离最长、首次采用旋流式入流、首次在城市主城区全部采用地下污水预处理站的排污深层隧道。
记者13日从地面竖井口往隧道下方看,不禁冒出一身“冷汗”。竖井共9层,“直通地心”,蔚为壮观。顺着狭窄的楼梯向下,越接近地下,越感觉到潮湿和寒冷。达到地下8层时,记者看到施工墙面上标注着“相对标高:—28.02米”。
搭乘施工车辆往3号区间盾构施工现场走,记者越发感觉到温度的快速上升。虽然地面上已是寒风刺骨的动态,但隧道间却是“酷热难耐的盛夏”,记者脱掉羽绒服和羊毛衫,只穿单薄衬衣。施工人员告诉记者,地下深隧里“冬暖夏凉”,目前的温度在30摄氏度以上。
“像这样的盾构区间共有9个。”建设方中建三局项目负责人余南山介绍,大东湖污水传输深隧项目还配套有9个竖井,竖井深度均超过32米,最大深度达51.5米。如果按照住宅楼层高3米计算,最深处相当于在地下挖了17层楼,东湖深隧像是一条深埋地底的“特种地铁”。
武汉市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大东湖污水传输深隧项目完工后,实现每日80万吨的污水处理规模,服务130.35平方公里的城市区域,服务人口约140万人。未来,它将达到每日150万吨的污水处理规模,服务人口达300万人。武汉市近三分之一的污水将通过这条深隧进行预处理,再“乘专列”快速送入北湖污水处理厂,每年将有效截留处理排入长江的污水2亿多吨。
(新媒体责编:wb001)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