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抢位大战”循环上演 老旧小区“停车难”如何破解?

    北京9月3日电 针对各地正在推行的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住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鼓励有条件地区配建公共活动场地、停车场。“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至少有十多个省市的老旧小区改造方案明确把增加停车位作为重点。

    老旧小区多是2000年以前建成的,往往规划建设时就没有对公共停车区域进行合理规划。一些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乃至更早的小区,甚至根本没有停车位。因抢位而发生的争吵与纠纷,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当前各地推出的政策,能否缓解这一历史遗留的难题?

    十余省市明确重点改造停车位,盘活土地是重中之重

    今年以来,河南、浙江、福建等十多个省市的老旧小区改造方案明确把增加停车位作为重点。河南省提出年内力争完成三分之一的老旧小区改造,重点实施供电、供水、供气、划设停车位等项目;杭州全面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到2022年底计划改造约950个,内容包括停车设施改造。

    盘活土地是各地老旧小区停车位改造的重中之重。杭州提出,将全面整理既有边角地、零星地和碎片地,为小区内道路微循环、停车位等提供空间;南京市将借助人防工程,拓展停车空间,在老小区或周边地段进行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建设。

    停车位改造需要资金投入,福州、南京、长沙等地明确提出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旧小区停车设施建设。

    不少城市老旧小区停车位改造取得一些进展。南京市2018年就要求主城六区各新增老旧小区停车泊位不少于1000个,同时通过老旧小区和街巷环境整治,主城六区各完成5个以上立体停车库项目建设。近几年,南京累计增加停车位近万个。到2018年,浙江宁波67个老旧小区完成停车位改造,新增车位约1.2万个。

    内部挖掘空间潜力,外部整合周边资源

    多地有关部门表示,破解老旧小区停车难,“两手都要硬”:一方面,挖掘内部资源,通过盘整空地、重新施划的方式增加停车位;另一方面,整合周边公共区域,采取周边区域设立“潮汐车位”等措施增加停车位。

    不少小区通过“微循环”的方式对道路、绿化等进行重新规划,利用小微地块、边角地,千方百计增加停车位。在合肥绿怡居小区,通过对部分绿地进行地面硬化改造,常设车位从不到500个增加到1100个,解决了小区的停车难问题。

    福州光明世家小区建于2000年,当时开发商仅预留了100多个车位,而目前小区有三百多辆私家车。社区主任郑爱霞介绍,2018年小区改造,征求业主同意后,“硬化”结合“绿化”,将草坪改成了种树,“挤”出了130多个停车位。

    此外,立体车库可以“变”出更多空间。近年来,北京、深圳、苏州、合肥等地都探索在老旧小区建设立体车库。福州鼓楼区观凤亭街道新建一个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场,净深约25米,共7层,每层可停放12辆汽车,共建设84个停车位。“这个地下智能立体停车场太省地了,地下建筑面积190平方米,停车场入口占地仅10多平方米。”停车场运营方负责人徐洁说。

    但是,“再怎么努力也是螺蛳壳里做道场,车位永远不够用!”这是很多城市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的感受。仅仅靠小区内部的空间,永远无法满足居民的需求。因此,整合公共区域、协调更多临时车位,成为很多地方的重要选择。

    位于石家庄市中华南大街和新石中路交口西南角的新石小区外,南北两侧慢车道标划了20多个“潮汐车位”。据介绍,这些潮汐停车位只允许每日20时至次日7时前临时停放,每日7时至20时禁止停车。“以前每天晚上回家都要找车位,现在烦恼大大减轻了。”新石小区居民魏冬梅说,这些停车位能免费停车11个小时,切实解决了回家停车难题。

    除了适当增加道路临时、公共停车位外,一些小区还采取错时停车的方法,盘活周边停车资源。如,杭州鼓励单位和社区结对,让100多个小区与近200家单位互相开展错时停车,有效利用泊位6000多个。

    建设资金谁来出?建设方案由谁定?

    目前,多地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还是以市、区两级财政资金为主,社会和居民参与较少。福州市房管局副局长顾巍说,福州老旧小区改造费用基本上是由市、区财政按照1:1比例投入,仅2018年改造资金即达约7亿元,“老旧小区改造是长期的渐进过程,仅靠财政投入过于单一,地方财政压力较大。”

    长沙岳麓区今年计划投资3亿多元对10个老旧小区进行提质改造。“原想通过拆迁腾出土地建设立体停车库,但是拆迁成本相当大,如果不搞商业开发,成本根本负担不起。”长沙市岳麓区城乡和住房建设局副局长曾向阳说。

    “建设立体停车库,平均每个车位造价5万元至20万元不等,建造成本较高,一些建成的立体停车场要30年左右才能回本。”曾向阳因此建议,探索多种合作模式,有效吸引社会资本,充分发掘城市地上和地下空间资源。

    老旧小区停车位改造还经常发生居民意见不统一的问题,不同年龄的业主诉求不同,有车和没车的业主意见不一,时有冲突。曾向阳举例说,长沙岳麓区八方小区建造于2000年初,小区内乱停车问题突出。“小区绿化率高,原想占用一小块绿地,由政府投资建设立体停车库,但是因为一些居民不同意,最终没搞成。”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马林建议,老旧小区解决停车难题,要加强对周边公共空间的整合。他建议推进共享停车,利用智慧停车技术,将住宅区、机关单位、周边写字楼、商场和路边停车位等资源打通。

    “城市规划要通盘考虑停车问题,需‘开源’,也要‘节流’。”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胡志刚建议,可尝试用市场化的办法解决停车场建设与经营,谁投资谁定价,运用收费调节车辆停放与停车泊位供求关系,这样既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和泊车难问题,还可以通过价格杠杆转变市民出行观念,让绿色低碳出行成为外出首选。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