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四川甘孜打通公路“肠梗阻”发展乡村旅游

    山那边风景如画——四川甘孜打通公路“肠梗阻”发展乡村旅游

    四川甘孜,大渡河畔巍峨群山间的色龙村只有38户人家、147人。这里蓝天白云,风景如画。一条穿山隧道将这个原本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村庄,带入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快车道”。

    色龙村地处海拔2400米的大渡河谷,三面青山合抱,一侧是悬崖峭壁。过去,村民进出村要翻越险峻陡峭的山路,走在不足30厘米宽的悬崖道上,村里的壮汉出山也要近两个小时。路不通,让山村与世隔绝,山间云雾缭绕,虽然草肥水美,但山谷外峭壁嶙峋,飞鸟望绝。

    与村民攀谈中,他们撩起裤腿,过去走悬崖路时山石草木剐蹭留下的伤痕隐隐可见。46岁的谢玉兵说他7岁那年上学路上翻山时被滚石砸断了腿。

    “哥哥背我回家后养了几个月,之后又不得不走那条悬崖路上学。”他说,“路不好,甚至没有外地的亲戚愿意来串门,吃的米和盐都要从山外背进来。”

    2014年,一条875米的隧道和配套通村公路的建成让几个小时的山路,变成不足10分钟的车程,色龙村的村民们结束了千百年来闭塞的生活。更有不少人从110公里外的康定、370公里外的成都,甚至更远的地方慕名而来体验穿过隧道后别有洞天的感觉。

    路带来了游客,也带回了村里外出打工的年轻人。22岁的丹增尼玛等年轻人大学毕业后回到合作社,从事民宿管理等旅游服务工作,一个月可以挣3000元。丹增尼玛家这几年不但盖了新房子,还买了一辆过去从不敢想的小汽车。

    首次吃起“旅游饭”的色龙村从5月1日试营业至今,已经接待了13000多位游客,收入了50多万元。

    天堑变通途,去年底通车的“云端高速”打通了四川甘孜雪域高原的“致富路”。雅康高速公路全线通车以来,大渡河流域内的休闲旅游蓬勃发展起来。在康定市呷巴乡俄达门巴村,一条曾经被当地人称作“烂泥巴沟”的地方,由路而兴,成为四川第一个以体现藏族木雅文化为主题的专题旅游区。

    “雅康高速结束了甘孜州州府所在地康定市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将成都到康定的距离从7个多小时缩短到3个多小时,景区游客可进入性增强。”木雅圣地景区总经理兰卡泽郎介绍,截至2019年10月,景区今年累计接待游客12万人次,比去年全年接待量多出4万人次,到年底的游客接待量预计同比增加80%以上,仅木雅圣地景区今年就给村民分红125万元。

    俄达门巴村原第一书记井钟介绍,旅游和相关产业的发展让俄达门巴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年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1900元,增长到今年的8000多元,好的自然风光变成了村民的产业收入。

    截至2018年底,甘孜州县乡道公路通车里程4469公里,通村公路通车里程23438公里,全州2734个建制村,通硬化公路比例达99.37%。道路带动甘孜州全域旅游和第三产业不断发展,2018年全州第三产业增长6.9%,对GDP贡献率达到27.9%。

    “精准扶贫工作带动了乡村各类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和人口素质的整体提升,为乡村振兴夯实基础。乡村振兴又为防止返贫创造了条件。”甘孜州委宣传部副部长王丹说。

    (新媒体责编:zfy2019)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