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机站
  • 微信
  • 搜索
    搜新闻
    您的位置:首页 > 商业

    大厂纷纷跻身社交电商,为何超级社区仍可作为创业首选

    刚需副业在这一年多的时间被无数次推上各大热搜,尤其是疫情的影响,更是成为全民创业的助推器。诚然,互联网的大环境也给每个人创造了轻松创业的环境。社会化零售虽然实现了人人可以兼职,用自己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创业的可能,但也几经市场沉浮,模式也有很多改变与升级。2015年,移动电商快速崛起,社交电商概念被推上风口浪尖,在不断的质疑声中,云集等很多企业挤入头部梯队,领跑整个赛道;2017年微信小程序上线,微信月活超过9.28亿,腾讯抓住了通过小程序来撬动电商行业格局的机会。2018年,利用小区微信群,社区团购迅速兴起,致使一些团长拉了很多群,也赚取过收益,但后续不能有一个稳定的平台持续创富。而创立至今已经5年之久的超级社区,则是以社区为标签,具有社区团购功能的社交新零售电商平台。虽一直不愠不火没有大张旗鼓的进行引流宣传,但五年多的时间里,超级社区在全国已有超9000超级社长,逾15万注册用户,覆盖全国600多城市、2000多个县城,影响近百万人,产品的品质、口碑、品牌效应均赢得了广大用户的赞赏和肯定。时至今日,社交电商平台虽呈遍地开花的走势,但超级社区仍为诸多人创业与副业的不二之选。

    针对第二职业,一般人其实也就看三点,平台是不是靠谱,投入的成本高不高,到底能不能挣到钱。现在的平台层出不穷,为什么要选择加入超级社区?

    一、平台背景可圈可点

    “超级社区”是由著名学者于建嵘教授创立并投资的,这个项目的初心本就是帮助没有销路的原产地解决销量问题,帮助三四五六线的小镇青年以及资源匮乏地区的人们解决温饱问题的同时帮助他们创业。率先提出物理社区的概念,立足于大众并回馈大众,是有别于其他社交电商类平台的,创立之初便得到了诸多业内知名学者及投资人的支持。

    二、不受资本投资市场波动的影响

    很多平台都会提到投资团队,然经济形势变幻莫测,平台的发展方向最终都会受到资本市场变化的影响,并不稳定。而超级社区始终坚持“扶持大众创业”的初心,为了不被资本市场左右,坚持不接受任何融资,以平台特色产品带动销量,盘活资金流,让平台创业者价值最大化。

    微信图片_20200521162843.png

    三、优质的供应链和标准化体系

    超级社区平台所有产品都具有严格的溯源标准,供应链都源于原产地和优质供应商,区别一般电商平台的产品同质化,平台与原产地直接签约。此外还与城市合伙人对接,更有利于超级社区从垂直品类向综合品类发展,在短时间内拥有更多品类的服务,满足社区生活的需求。

    四、模式的优化帮助更多普通人成长、赚钱

    如果在一个平台上一个月只能赚或者省几十块钱,那么这个平台的价值不足以吸引更多的创业者,被噱头吸引来的店主也会逐渐流失。超级社区的裂变模式是以城市合伙人与超级社长为主,以分销店主为辅,用城市合伙人和社长影响和带动整个社区的需求。此外只要符合平台入驻条件和产品溯源标准,城市合伙人可拥有完全供货权。超级社区的模式自带裂变基因,不仅为真正想要干一番事业的创业者提供平台,加快裂变速度的同时为平台用户打通了更多流量渠道,也注定让更多优秀的普通创业者在新的平台上完成逆袭。

    微信图片_20200521162849.png

    五、真正的正念利他 用户体验好

    买卖看货,合作看人,一个好的合作伙伴才会让一个生意合作的更加持久。于建嵘教授作为社会学家,深知社区新零售的发展前景。平台除了0元注册,不囤货,不发货,不售后之外,社区理念尤为出彩,通过丰富的线上线下活动,将线上人脉与线下圈子充分整合在一起,实现平台购物消费的持续性,让良性的管道收益成为可能。

    微信图片_20200521163026.jpg

    超级社区除了在社区电商与定制生活的功能板块发力之外,更看重邻里社交功能的建设,坚持认为社区商业应该承担社区服务和居民生活保障的重要功能,始终以“打造最有爱的社区生活”为理念,带动城市合伙人与超级社长,以服务社区生活为核心目标进行产业布局。这也是很多人选择超级社区的原因,因为超级社区带给大家的不只是眼前的利益,更是一种可能,一个圈子,一种全新的邻里社区生活方式。虽然小众但仍被市场垂青,可能正如大家所说,超级社区,因为渗透日常,所以更为时常吧。

    (新媒体责编:syhz0808)

    声明:

    1、凡本网注明“人民交通杂志”/人民交通网,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如需授权转载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

    2、部分内容转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电话:010-67683008

    时政 | 交通 | 交警 | 公路 | 铁路 | 民航 | 物流 | 水运 | 汽车 | 财经 | 舆情 | 邮局

    人民交通24小时值班手机:17801261553 商务合作:010-67683008转602 E-mail:zzs@rmjtzz.com

    Copyright 人民交通杂志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百度统计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三环东路6号A座四层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号:京B2-20201704 本刊法律顾问:北京京师(兰州)律师事务所 李大伟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130064号 京ICP备18014261号-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16597号